背景: 阅读新闻

景德镇制作中共建国纪念瓷解密






[日期:2013-03-17]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景记 [字体: ]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生于中国湖南省凤凰县。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散文家和考古学专家。不少人认为他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祖父沈宏富为汉族,生身祖母刘氏为苗族,母亲黄素英为土家族,沈从文本为汉族,早年亦以汉族人自居,晚年时为家庭利益选择了苗族。

    1917年高小毕业后,进入当地土著部队办理杂事,后任书记。

    1923年进入北京大学旁听,同时练习写作。

    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西南联大要提升沈从文为教授时,刘文典一直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一次,在西南联大的教务会议上,他提出质疑: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沈从文要是教授,那我是什么?美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则对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评点沈的《静》时他说,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有象征意味如此感情丰富的小说来。

    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并结识郁达夫、徐志摩、林宰平等人。

    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同年底,沈从文在上海与胡也频等自筹资金,创办《人间》、《红黑》杂志,终因资金不足而停刊。

    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沈以其小说创作著称。而后,他改执教鞭,1928年到1930年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兼任《大公报》、《益事报》等文艺副刊主编;后曾先后在辅仁大学、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主校区)、武汉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

    1948年受到所谓左翼文化人郭沫若等的批判,1948年12月31日宣布封笔[5],中止文学创作,转入历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服饰。

    1949年以后,沈从文没有进行过小说创作。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期间遇上文化大革命。军管会的军代表指着他工作室里的图书资料说:我帮你消毒,烧掉,你服不服?”“没有什么不服沈从文回答,要烧就烧。于是包括明代刊本《今古小说》在内的几书架珍贵书籍被搬到院子全都烧毁。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青年金介甫以研究沈从文小说而被授予博士学位后,花城出版社开始出版十几本的《沈从文文集》。其文学作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一时。

    1980年,沈从文应邀访美讲学。

    1988年5月10日,临终遗言: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价沈从文说:要是说中国作家得奖,沈从文头一个就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作家就是他,头一个可以获奖的。他1949年后放弃写作之后,埋头于文物研究,1949年到1978年在历史博物馆当讲解员,1978年到1987年在研究所做研究工作。我觉得他写的那部《中国历代服饰研究》是一部非常有刺激性的长篇小说,最精彩的一部长篇小说。沈从文没有文学家的自负清高,因为他是一个土包子,一个乡巴佬,他懂得下层人民的疾苦,懂得历史上人民生活的疾苦,所以他会写《边城》、《长河》那样伟大的小说。他即使不写小说,写服饰研究也很出色,你可能没读过他的《中国历代服饰研究》,非常漂亮,很多专门做服饰考古的学者没有人能写出他那样出色的书。在中国,要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沈从文,有谁能得呢?

    马悦然在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表示,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入选了,而且马悦然认为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

    1988年,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其时,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

    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已经决定文学奖得奖者是沈从文,但因为诺贝尔奖只会颁授给在世的人,虽然经过马悦然屡次劝说破例颁发给沈从文,还是无效,最后哭着离开了会场,因此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失之交臂。

曾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佩尔韦斯特伯格在2012年回忆称,他在加入瑞典学院前,知道沈从文非常非常接近获奖,但是他不幸去世了。

    建国后,沈从文由于政治原因放弃写作。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解放后从事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研究工作的过往,在于沈从文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的《章服之实》一书中得到了首次披露。本书以沈从文、王孖、王亚蓉三人的文物考古工作内容为主线,王亚蓉先生以导语引出沈从文、王孖、王亚蓉三人的口述文字,叙述了中国六十年纺织服饰考古事业走过的辉煌历程。全书从沈从文晚年口述其开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说起,讲述王孖、王亚蓉伴随沈从文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经历;生动再现了复原满城汉墓金缕玉衣、亲历法门寺地宫佛骨舍利现世、发掘日伪时期煤矿万人坑、修复阿尔巴尼亚羊皮《圣经》、复制湖北江陵马山楚墓战国服饰等精彩事例。全书文字朴实无华,但生动感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由此书,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沈从文先生开创的章服文化事业的不朽价值。   

    陈大章(1930.9),北京人。幼从家叔陈林斋学画,十五岁时就有作品在北京荣宝斋展出。擅长中国画、美术设计。从事博物馆美术整体设计。1950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并任常务理事,部分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国画展。陈大章擅长中国画、美术设计,以画山水、松、竹、梅著称于画坛。1952年,陈大章在中央工艺美院参加建国瓷设计和绘画。

  陈大章长期担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美术总体设计师。从事考古发掘和古画、壁画的复制、摹绘工作,绘编过《望都汉墓壁画》、《信阳楚墓图录》、《邓县彩色画像砖》、《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等。复制的古漆器和六朝壁画摹本刊入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

    陈大章画作很多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首都机场、北京饭店和作为国礼赠送国外首脑,有宫廷画师的称号,被称为当代郎世宁。

    作品有《天险三峡》、《四季黄山图》、《泰山旭日》、《白梅图》、《长城雄姿》等。多幅作品为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等处收藏。出版有《望都汉墓壁画》、《中国历代服饰资料研究》、《陈大章画册》 、《陈大章画集》等。其传略先后被列人《当代画家辞典》、《中国美术辞典》、《现代中国画家名鉴》。

    本文之所以用以上篇幅全面介绍这些人物,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些中国这些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高尚爱国情怀和高深的艺术造诣。他们博古通今、学通中西,他们是中华文化的守望者。

建国纪念瓷制作的过程

    为配合制作建国纪念瓷,江西省人民政府将景德镇设为江西省第二个直辖市。同时中共江西省委决定赵渊同志任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这为景德镇成功制作建国纪念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赵渊来到景德镇即成立中共景德镇陶瓷工作委员会,以统筹各方。现在有评论说,执政党成立陶瓷机构,这是中国陶瓷史上是第一次。赵渊并亲自担任国家用瓷委员会主任。

    从1952年10开始,建国瓷纪念的设计制作工作全面开展。高庄教授率祝大年、梅健鹰等人组织的中央美术学院实习组来到了景德镇,有组织、有目的地协同各方人员共同参加工作,发挥了各方面技艺人员的才能和专长。在研究和发掘传统技艺方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际分析,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恢复了部分失传和濒于失传的优秀陶瓷品种,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发展祖国文化遗产多点发展,百花齐放的建国瓷生产的指导思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宴会与庆典餐具成为一个问题。在以西餐为主的官方庆典中,主要应用各式各样设计的酒店餐具。而如果是中餐,则遵照清代宫廷的餐具风格。这两种方式都不是代表这个新生政权的理想选择。因此,领导层下令设计新的国宴瓷(即建国瓷)。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