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图文]试析巩县、浑源、当阳峪、淄博四窑古陶瓷绞胎工艺






[日期:2018-02-01] 来源:猛虎文化  作者:杨继方 [字体: ]

 

(21)宋金黄釉乳钉纹绞胎碗,1984年山东淄博出土,侈口,束颈上贴塑乳钉纹,斜腹假圈足。

(22)波士顿美术馆藏宋金绞胎盖钵,钵盖隆起,钵体直口,缓腹下收,高圈足。

(23)2016年北大“闲事与雅器”展北宋当阳峪窑六棱绞胎杯,器物为六棱模制,花口。

(24)山西博物院藏山西汾阳出土绞胎盘,方唇白胎,小直口斜折沿、斜腹平底,近底处刮釉一周。釉色白中泛黄,有稀疏棕眼。胎为白色和深褐色相绞,呈螺旋状排列。

(25)玫茵堂藏五代或宋绞胎执壶。壶体为绞胎,流、把、盖、颈为白胎。

(2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元绞胎高足杯。釉色灰白,花纹黑褐色。唇口,圆腹,高圈足,足底为小喇叭口形,绞胎纹理如水波纹。杯体为绞胎,杯足为单色素胎。

(27)美国明尼苏达艺术博物馆藏元代绞胎贯耳瓶,器型仿宋元之际流行的青铜器造型,分节制作后用浆水粘连。素胎无釉。

(28)美国明尼苏达艺术博物馆藏元代绞胎炉,器型为金元之际流行的板耳三足炉造型,分节制作后用浆水粘连。素胎无釉。

      纹理

      中古时期,上层社会所用器物为多种材质、工艺集合。如何家村窖藏罐盖内有墨书注明存放物品的名称,“玉杯一、玛瑙杯二、琉璃杯碗各一”。唐代陶瓷工匠利用瓷土的“可塑性”特点,继承传统工艺(漆器、织染、琉璃)纹饰效果,结合天然器物纹理(大理石/玛瑙、瘿木)等,把白、褐(黑)色的胎泥组合、叠加,使绞合的花纹产生多种变化,其中有类似于木纹、水波(流沙)纹、席纹、麦穗纹、编织纹、团花纹、羽毛纹、菱花纹等绞胎纹理,这些纹理变化既有一定规律又变化无穷。绞胎器对其它工艺门类的仿制,体现出唐宋时期,各工艺门类之间“异工同效”,即不同工艺门类的器物,从器型、纹饰、装饰、制作工艺上互相仿制,共同创造作用出这一时期的时尚“流行元素”。

      1.木纹与绞胎纹理

      唐代素面原色、无纹饰的木质器物在社会生活中有大量存在应用,如图日本正仓院古柜、金银绘木理纹箱等。《西京杂记》说:“鲁恭王得文木一枚,伐以为器,意甚玩之。”《新唐书.武攸绪传》说王公赠彼之物有“瘿杯”。如美国明斯顿博物馆藏唐黄釉绞胎杯、安徽宿州博物馆藏黄釉绞胎枕的盘旋绌结的纹理与木质纹理有相似的组织形式。

日本正仓院古柜 、金银绘木理纹箱

明斯顿博物馆藏唐黄釉绞胎杯、宿州博物馆藏唐黄釉绞胎枕

      2.漆器与绞胎纹理

      唐代漆器制作精益求精,在贵族阶层中使用尤为明显,如日本正仓院即有大量精美漆器传世。同时期的部分绞胎器纹理近似漆器中一种工艺-----犀皮漆。明代黄成《髹饰录》称“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又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犀皮花纹由不同颜色的漆层构成,斑纹有花。与绞胎纹理相近。在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朱然的墓中,出土一对背面红黄黑三色相间,花纹回旋如旋涡的黄口羽觞杯,被学者暂定为是犀皮漆的初始形态,而成熟的犀皮漆工艺如日本私人藏品南宋犀皮漆盏托。与图河南博物院藏唐绞胎枕、广东博物馆藏唐黄釉绞胎方枕有相似之处。

三国朱然墓黄口羽觞杯、南宋犀皮漆盏托

河南博物院藏唐绞胎枕、广东博物馆藏唐黄釉绞胎方枕

      3.琉璃与绞胎纹理

      琉璃器物亦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说明绞胎器物是仿琉璃工艺。但中国琉璃器物工艺与陶瓷工艺发展存在交叉仿制。《隋书.何稠传》记载:“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说明隋代已有工匠使用瓷土仿制琉璃器物。而绞胎器物部分纹理,以及部分高温烧结后产生的凸凹的肌理感,与琉璃器相像。现藏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洛阳金村东周大墓出土铜镜,背中央以镶嵌白、蓝色同心圆玻璃珠作钮,主题纹样在镶嵌的大玻璃环上以六组各五个白、蓝同心圆组成的形式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貌。洛阳博物馆藏东汉绞胎纹玻璃珠,以白、宝蓝、赭石等色绞胎玻璃条粘接而成矮墩形。例如焦作博物馆藏宋金当阳峪窑绞胎罐、河南考古研究院藏唐巩县窑绞胎标本(黄冶窑出土)的纹理,与绞胎玻璃的制作工艺和纹理存在一定相似。

洛阳金村东周大墓出土铜镜、洛阳博物馆藏东汉绞胎纹玻璃珠

焦作博物馆藏宋金当阳峪窑绞胎罐、唐巩县窑绞胎标本

      4.石纹(大理石/玛瑙)与绞胎纹理

      我国自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使用玛瑙作为饰品,中亚各国地区,通过贸易、朝贡等形式,也将大量玛瑙器物传播进来。《旧唐书.康国传》:“开元六年,遣使贡献锁子甲、水精杯、马脑瓶”。唐代上层社会的饮酒具中常有玛瑙制品,元稹《春六韵》:“酒爱油衣浅,杯夸玛瑙烘。”。如日本正仓院中仓传世藏品玛瑙杯,以深红色、淡红色为主调,间杂淡白。唐代何家村窖藏玛瑙盆,酱红、橙黄、乳白颜色夹杂。焦作博物馆藏北宋当阳峪窑绞胎球、河南考古研究院藏北宋当阳峪窑绞胎标本与玛瑙器物纹理有相似之处。西方国家称绞胎瓷器为大理石纹陶瓷器(marbled ware),大理石器物的应用在我国源远流长,因资料有限,不在此赘述。

日本正仓院中仓玛瑙杯、唐代何家村窖藏玛瑙盆

焦作博物馆藏北宋当阳峪窑绞胎球、北宋当阳峪窑绞胎标本

      装饰与设计

      从馆藏器物、出土标本观察,中古时期工匠参照当时装饰风格与设计思想,使绞胎器物与同时代其他工艺品一致,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组合,如团花、蝶形、菱形等。

      1、图案构成

      如河南考古研究院在巩县黄冶窑址发现的2件黄釉绞胎枕头(残器),枕面的图案设计方式有褐色菱形四方连续图案和团花纹,周壁有不规则木理纹组成。在唐代纺织工艺中,亦有与绞胎器表现形式相同的设计图案,有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等形式,如日本正仓院传世的绿地袈裟箱袋锦、紫地凤形锦轼。这种形如团花纹饰的装饰方法,即是唐代史籍中记载的团窠装饰,如《剑南道绵州贡赋》中有“对凤两窠”为名的团窠对凤纹锦。如图所示,巩县窑黄釉绞胎枕与同时代纺织品工艺纹理组合在图案设计上有共通之处,即 团花 + 纹理 。这种组合形式再进一步传承、衍变,如年份约五代-----北宋的"杜家花枕"、"裴家花枕",枕面贴饰团花图案,在花纹以外地上,用各种工具戳印圆点,圆圈,弧线、放射线等组成多变的图形。枕侧戤印相间的圈点纹和圈点放射纹。在日本正仓院传世锦旛织物上,亦有类似设计应用。

褐色菱形四方连续图案黄釉绞胎枕头、日本正仓院绿地袈裟箱袋锦

褐色菱形团花图案黄釉绞胎枕头、日本正仓院紫地凤形锦轼

      2、胎体装饰

      绞胎器物上颜色装饰,有以绞胎纹饰为主,其它颜色为辅。和其它颜色为主、绞胎纹饰为辅两种。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958年河南三门峡唐墓出土三足三彩盖盂,器身为三色釉彩,盖子为全绞胎制作。河南博物院藏北宋·三彩绞胎宝篋形印经式塔,绞胎采用镶嵌工艺与塔体结合。这两件器物上,绞胎纹饰比例只占很少部分。

三足三彩盖盂、三彩绞胎宝篋形印经式塔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陕西清涧出土唐绞胎罐,颈口部分为素胎上透明釉。英国克拉克夫人收藏北宋绞胎水注,壶流、壶把、口颈部位均为白色胎土装饰。而江苏镇江市博物馆北宋绞胎银釦碗(芒口,口沿镶有宽1.5厘米的银质包口)。2016年“闲事与雅器”当阳峪窑绞胎劝盏一套,盏边和盘边都用白色胎土装饰。这几件绞胎器物的装饰,为模仿当时高档金银器的银釦工艺、模仿其它瓷器出现白覆轮装饰,无不体现主流社会对审美的需求,以及工匠通过绞胎器物追求路份“高、大、上”的努力。

唐绞胎罐、北宋绞胎水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