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薪火相传的汪派山水瓷画——记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陶瓷世家






[日期:2010-08-10] 来源:  作者: [字体: ]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文人画主宰画坛数百年,而山水画又是文人画的主要题材。皆源于文人画家们都具有丰富渊博的艺术修养,把诗、书、画、印熔化为一炉。其艺术表达注重“意境”与“格调”的深化与高拔上,以简约含蓄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审美意蕴。画家得以“聊写胸中逸气”,敢于大胆追求笔墨意趣,抒发自我的真情实感,这样山水画便很自然地成为文人们驰骋思想情怀最适合,最自由,最广阔的艺术天地。汪野亭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是他具有强烈的文人气质,对文人山水画情有独钟,从而专事山水画的研习和创作。
清末民初景德镇瓷业萧条衰败,手工制瓷粗糙,装饰艳俗刻板。为挽救,继承和发展景德镇瓷业及陶瓷艺术,一大批有识之士对陶瓷工艺及技法进行了改良,兴起了以文人画入瓷的浅绛彩,给陶瓷艺术届刮来了一阵清风。但国画入瓷的“浅绛彩”瓷在工艺上的不足,引起了汪野亭的思考,怎样才能把文人山水画与陶瓷工艺相结合,而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他尝试运用各种工艺材料及技法表现,最后确定改良传统粉彩工艺为己所用。汪野亭对粉彩工艺材料、技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完善了粉彩山水瓷画技法。一套完备的运用油调珠明料画底稿,广翠晕染打底,水色罩填的粉彩山水画法从此诞生。使纸幅上文人山水画的形式和笔墨韵致在陶瓷绘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汪野亭是文人,不但是个现代派的文人,而且也是具有远大抱负和民族责任感的瓷画技法革新家。
在山水画表现技法和审美取向上,汪野亭对王翚的艺术主张深有同感。认为“凡设青绿,体要严谨,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为瓷上山水画精臻至妙的真谛。于是在他的山水瓷画中循守皴擦不可多,厚在神气的旨准,山石树清润雅秀,独具一格而翘楚瓷苑。其画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汪野亭喜郊游、踏青、足迹遍步景德镇周边山山水水,并对有感之景熟记与心,在瓷画中得以体现。一反当时摹旧之风,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恣、淋漓酣畅,深得丘壑之意趣。汪野亭汲古不忘创新,在气概与风神上自具独特面目,于豪放中寓有静穆之气氛,作品深受世人喜爱,此种瓷画山水画风后人尊其为汪派山水。
汪野亭功成名就,瓷世正旺。本可敛财为后辈置房买田,他却谆谆告诫儿女,可继承的是父亲的瓷画技艺,要靠自己十个指头磨砺成才,方可终生享用。其后人秉承这一家训。汪野亭三子一女:长子汪小亭瓷画风格洒脱,笔法独特为民国时期“珠山小八友”之一。次子汪少平画风严禁,粉彩设色炉火纯青,堪称一绝,为国营艺术瓷厂骨干。三子汪青留学苏联获博士学位,任教北京大学。小女汪桂英为“7501”毛主席用瓷主创人员之一,瓷画风格秀雅,大气,为中国首届陶瓷艺术大师。汪野亭孙辈中亦有汪平孙、曾良、曾军、汪兆炳秉承家学,精于粉彩山水瓷画,在粉彩山水瓷画上有很深的造诣,得到了社会广泛肯定,作品为收藏家喜爱。尤其值得一题的是,汪派山水后继有人,根深叶茂,第四代传人有汪沁,赵青,江葆华,祝林,汪艳,黄骏等,均从事汪派山水瓷画创作,已在景德镇瓷坛崭露头角。他们在绘画上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锤炼,继承了汪派山水意境悠远,风格清丽等优良传统。作品格调高雅,显露出名门风范。随着他们自己阅历的丰富,学业修养的提升,给汪派山水注入了新的理念,进一步延伸了汪派山水画的内涵。相信在汪派山水传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下,他们定会在汪派山水瓷画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