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龙泉青瓷装饰的演变及特点






[日期:2011-03-02]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三、成熟时朔的装饰风格及其特点
  南宋中朝发明石灰碱釉以后,肥厚乳浊釉层的透明度降低,刻划纹饰很难显现,追求釉装饰成为当时的主流。入元以后釉层减薄,胎装饰再度兴起,发扬光大。一是追求釉质的玉质感。在釉层、釉色、质地上下功夫,以梅子青釉、粉青釉的青翠浑厚、温润华滋为美。二是始创浮雕工艺。虽然釉厚难以刻划,但是可以通过釉表面的层次变化进行装饰。南宋晚期到元代早期,龙泉窑在碗、盘、盏、瓶、罐的外壁上浮雕刻莲花瓣纹、菊花瓣纹,在鬲式炉外壁上雕刻筋线,在樽式炉上装饰弦纹,以此打破了釉,面的单调,通过线条增加了器物的立体感。三是采用镂雕捏塑装饰。如镂雕熏炉、鼓凳,捏塑龙虎狗乌等动物和人物造像等,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四是堆贴并用。将鲤鱼、梅花、乌龟、人物等堆贴在器物表面,制作精细入微。元代发明的露胎贴花工艺,为堆贴工艺锦上添花。五是刻印兼施。成熟时期的刻划和模印工艺力求逼真写实,纹饰线条更加细腻,纹路复杂,图案多样。各种刻印的文字、吉语、八思巴文图案也各具特色。六是镶嵌盛行。在各种瓶、罐上镶嵌各种装饰物,如贯耳、凤耳、兽耳、环耳等。总之,成熟时期龙泉青瓷装饰的特点是突出釉装饰、兼用胎装饰,胎釉并用装饰等多种方法的完美结合,装饰工艺炉火纯青,装饰效果美伦美奂。
  四、衰落时期的装饰风格及其特点
  明灭元后,景德镇窑迅速崛起并逐渐取代了龙泉窑的地位。由于釉层变薄、质地变透、釉色变黄,釉质美不复存在,明清时期的龙泉青瓷器物基本不做贡品,不堪官用。在这种条件下,龙泉窑产品质量每况愈下,装饰工艺日渐粗糙,最终只能再回到胎装饰为主的老路上去。衰落时朋龙泉青瓷装饰虽有少量精美制作,但总体特点是粗糙流俗,艺术格调不高。一是装饰方法单调,主要采用刻划和模印。二是装饰题材以民间流行纹饰为主,“全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语流行,反映民风民俗,媚俗倾向明显,缺少高雅制作。三是刻意写真,失去了宋元时期青瓷装饰深遂高雅的情趣和意境。
  五、装饰方式与胎、釉的关系
  根据何种胎质、釉质采用何种装饰技法,两者具有一定的关联。装饰方式必须与青瓷胎、釉的特点相适应,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如北宋以前龙泉青瓷的胎质比较疏松,石灰釉釉质薄透,这就适合在胎上刻划纹饰,能够透过釉层清晰地表现出来。南宋中晚期至元代早朝,乳浊失透的粉青厚釉就不适合表现刻划纹饰,所以龙泉窑就采用浮雕、镂雕、堆塑、露胎贴花等技法进行装饰,开创了装饰艺术的一代新风。元代中晚期至明清由于釉层变薄,釉质变透,适合在胎上进行刻划,继而胎装饰之风再起。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