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两岸故宫汝窑瓷器有多少“清仿品”?






[日期:2011-05-11] 来源:文化艺术收藏网  作者:故都员外 [字体: ]
   1982年第二期《景德镇陶瓷》杂志“纪念唐英诞辰三百周年专辑”中刊出《唐英瓷务年谱长编》(傅振伦编著)一文,此文详尽按年份介绍了唐英在雍正乾隆两朝“奉旨协理年希尧督理陶务及烧制宫廷出样器物的明细”。


  《长编》记载:雍正帝在1728年起过问有关宫廷用瓷烧造事宜;“秋八月,怡亲王宣圣命,唐英带着内务府员外郎头衔驻景德镇御窑厂署,佐理陶务,充驻厂协理官……”“十月,唐英抵景德镇厂署……但一切烧造事具系他一人经营。”


  就在一七二九年三月,雍正安排刘希文王太平清查宫中汝窑器数量的同时,唐英开始“派厂署幕友吴尧圃调查钧窑器釉料的配制作法”了。

 
唐英像


  从此时起,唐英从仿宋各大名窑起,开始了他作为一代名家在清代制瓷与仿陶瓷事务的一生。因本文只探讨清仿汝一事、故而涉及其它类瓷将略而不述。


  唐英并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他从不懂瓷开始到最后成清代制瓷与仿瓷的大家,由外行成了内行,着实下了很大功夫。《长编》记载:1731年唐英“杜门于郊游,萃精会神,苦心戮力,与工匠共食息三年”。唐英能把各类仿瓷做得逼真到“与真无二”境地,与他这种钻研精神是分不开的。唐英的仿瓷类型涉及到了几乎所有前朝存世名瓷:


  “厂内所造各种釉(色)款次甚多不能备,兹举仿古采今宜于大小盘碗,盅,碟,瓶,蛊,樽……岁列贡御者五十七种并列于存以志大概;一仿铁骨大观,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一仿铁骨哥釉,有米黄,粉青二种。一仿铁骨无纹汝釉。一仿铜骨鱼子纹汝釉……(其它瓷类略)


  由此可见,唐英所仿宋瓷涉及到各大名窑,在这里只列举了官窑汝窑哥窑的仿制。此时期所仿汝窑器,并未见雍正帝对其落款提出何种要求。从现在流传的传世品来看,此阶段所仿汝窑器有落款与不落款两种。


  玩家初步分析:唐英此阶段所仿既有支钉底型汝瓷,还有垫烧型汝瓷。这里所说的仿铁骨无纹汝釉和铜骨鱼子纹汝釉,铁骨为垫烧型,足底露胎呈铁色。铜骨为支钉型,透过釉层观胎骨呈弱紫铜红色。


  这一阶段直到1735年11月雍正去世,年希尧被罢职,唐英奉旨停止窑工,管理淮关税务止,只有六年时间,此段时间的前三年唐英还在“与工匠共食息三年。”的实习阶段,后三年才仿制得有模有样,与真无二。


  乾隆二年,1737年,唐英“奉旨复办陶务,以淮安关使并兼领陶务。”在唐英复办陶务的本月,就“奉旨烧造宫廷用瓷四万七千一百二十件”。(其它记录年份略)乾隆十年(1745年)“二月初七日,传旨仿制汝窑猫食盆”,“旨令唐英按爹斗木样烧造哥窑壶瓶一件,仿旧作不要款,如仿得旧更好。”


  大概乾隆帝明白;要作仿品,尤其是作汝哥瓷,不做旧不行,不旧拿在手中把玩总觉得缺点大宋的味道。所以他强调仿旧作不要款,仿得旧更好。


  从《唐英瓷务年谱长编》所记可见:雍正乾隆这父子两代帝王,不断下旨让唐英仿制宋代包括汝窑瓷在内的各大名窑瓷器,既要求落款也要求不要款的并且作旧——逼得唐英派人到处寻找釉料配方,并亲自动手与窑匠们一起组织技术攻关,终于修成正果。这些所仿汝窑器是留在了宫中由帝王们使用,还是赏赐给了大臣们?亦或卖给民间?


  本玩家猜测:是不是精品部分留在了宫中,色次者如同其它釉色瓷一样变卖到了民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