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即将揭榜






[日期:2012-05-05]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尽量公正 尽量保密

  与第五届“国大师”终审差不多二选一的比例相比,本届“国大师”三选一的比例无疑让申报者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从本届要求各地方推荐的名额分配上看,数量最多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这七个工艺美术最为发达的省市,分别占有12个名额,分配到8个名额的也是7个,其余则都有6个名额。从这一数据来看,各地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可见本届“国大师”评选照顾到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但这样的差别是粗线条的,要想根据各地工艺美术的发展实际确定名额完全不可能,这也自然使得工艺美术人才相对集中的重点地区在初评推荐的过程中竞争更加激烈。
  基于此,除了本届评审管理办法中对申报者设定了连续执艺20年、具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以及不是从事研究、教学、行政和企业管理者等门槛外,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的评审规则。因此,最终集中到北京的245名作者、1000余件作品并不是在一个标准下诞生的。
  有的地方规定,申报“国大师”者必须是“省大师”。有些地方把作品是否有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作为加分依据,不同级别博物馆加分不同。有的地方把是否有徒弟、学生成为省大师也作为标准。
  此外,是否为当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是否出版过专著、发表过专业论文或在媒体上有过专题报道;作品是否被政府机关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作品是否在国际顶级拍卖公司有过成功拍卖的记录……五花八门的“土政策”为众多参评“大师”者垒起了不易越过的障碍,并且对“国大师”的评选间接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对申报者而言,他们的艰难之路其实早早就已经开始了,他们不得不先迈过本地区、各级别评选所设置的一道道门槛,设法按照本地规定尽量给自己加分。而不少地方土政策也都遭到了申报者、舆论的诟病——突击捐赠作品、突击发表论文,甚至突击认学生等现象都不可避免。
  此外,申报者之间往往都是紧盯着竞争对手的动向不放,暗中角力。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本届“国大师”评选过程中,山东、河南、江西等地就出现了针对地方初评推荐的个别申报者和一些不公正现象进行匿名、实名、联名举报的投诉信、告状信,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地方评审专家没有进行亲属回避、学历造假、博物馆收藏造假、作品原创性争议、破格条件争议等。为此,评审专家委员会也是屡屡派人进行调查核实,排除评选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公正现象。
  难得的是,众所周知,许多申报者都具备相当实力,有的甚至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他们资源丰富,人脉广泛,甚至和一些地方乃至国家的领导有所交往。但是这次终审基本没有受到各种批下来的条子的影响。
  本次评审十分注重保密工作,在最初公布的《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管理办法》中,就体现了强烈的保密意识,如其中规定,“专家组成员名单严格保密,不对外公布”,同时规定专家组成员“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向外界透露评审工作有关情况。评审最终结果未经领导小组批准前,严禁向外界透露”。对于评审专家,有泄密行为的,取消资格等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了公布上述管理办法,对申报者进行公示、对终审合格者进行公示以外,其他环节也都基本上封闭运行,未对社会公布。另有业内人士分析,评审专家的环节十分关键,本月7日开始评审,4月3日才确定专家名单,很可能也有保密方面的考虑。
  但是,评审机构毕竟涉及极广,保密事宜也未必尽如人意。“3日确定的评审专家名单,有参评的人第二天就知道得很清楚了,开始四处走动。”一位参评人抱怨说。一位评委也在赴京之前接待了本地每一位参评者的来访,并对这些人的消息灵通程度表示吃惊。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