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蛋壳黑陶杯: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






[日期:2014-06-10] 来源:半岛晨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失传之谜:原料稀有难于制作
  关于龙山文化黑陶制作工艺失传之谜,目前国内专家众说不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一种工艺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必然衰亡。由于黑陶制作工艺难度很大,且又是和平盛世的一种奢侈品,一经战乱或天灾,或失去市场,或艺人失传,再研究难度很大,这很可能是黑陶失传4000多年的重要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黑陶所用的陶土要求很高,一般黏土极易干裂,不易成功,这也是失传的原因之一。
  值得欣慰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诸城发现了烧制蛋壳杯的陶体匣钵,并由山东省博物馆的专家们试制陶杯成功后,极大地鼓舞了黑陶研究人员,不久,日照、济南的探索者也获得了成功。在舜的故乡,九台镇老梧村的农民马新友矢志于黑陶的研究,经多年努力,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初获得成功。他不仅试制成功了精美的蛋壳陶杯,还研制出了鼎、爵、瓶、砚等30余种黑陶艺术品,在此基础上,他又研制出了红如朱砂、色泽鲜艳、质地细腻、独具特色的红陶产品,被誉为朱砂陶。虞舜曾为之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黑陶,经过4000多年的尘封,如今又在其故乡得到了传承和发展,重放异彩,这应当是一件值得我们庆幸的事。

  顺便说说:蛋壳陶无法完全复制
  大约4000多年前,陶器的生产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非专业小规模烧造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生产能力的专业制陶群体。陶器从创烧开始只能烧制红陶产品,逐步向能够烧造灰陶、白陶、黑陶转化。陶器的装饰功能越来越强,精美程度也越来越高,黑陶制品的出现就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器物审美的更高追求。经过砑光打磨、高温烧制、渗碳着色等工艺烧造出来的黑陶,具有前所未见乌黑发亮的金属光泽。大汶口文化时期黑陶的成功烧制,为蛋壳陶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高柄杯,为龙山文化的一种代表性器物,是一种专为礼仪用的器皿,多见于较大型的墓葬中。蛋壳陶的质料全部是细泥质的黑陶,不含任何杂质。薄陶胎是制作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最薄部位在盘口部分,薄者0.3毫米,个别薄至0.2毫米,一般在0.5毫米左右。柄部和底座因要承托上部重量,陶胎略有增厚,但常见也不超过1至2毫米。器身高度不超过25厘米,重量多数为50至70克。
  蛋壳陶对于现代人而言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复制蛋壳陶自然不具有必然的现实意义。由于出土的蛋壳陶制品非常稀有,完整器物比历代官窑瓷器和元青花还要少,而且,出土的绝大部分器物是破损残缺的所谓“残器”。因此,研究价值、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都大打折扣。目前,国内博物馆的馆藏蛋壳陶也缺乏精品,而且很少有完整器物陈展。许多残器由于修补不得法,无法还原其本来面貌,以至于无法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能够得到任何一件蛋壳陶精品,都是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和收藏家们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望,因此,蛋壳陶又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但是,现代人制作蛋壳陶的出发点与古人相去甚远,急功近利地去复制,其制成品与4500年前的真品无法比拟。古人
  制作一件蛋壳陶坯也许要花上数天的时间,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修饰打磨器物表面,精益求精地追求完美效果。因为工匠在蛋壳陶制品中倾注了他们对于氏族图腾、诸神和先祖们的全部情感和敬畏,他们是用心在侍奉氏族图腾、侍奉神明、侍奉先人,他们心无杂念、无所畏惧,而且延续了千百年的烧造技艺,只留给后人屈指可数的蛋壳陶实物遗存。因此,真正的蛋壳陶是无法被完全复制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