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瓷器的源头:从德清窑原始瓷说起






[日期:2011-10-20] 来源:收藏界   作者:雨岚 [字体: ]

关于“瓷之源”的追寻还在继续

  2010年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瓷之源”课题组会同湖州市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对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窑址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发现商代窑址20多处,集中于两个区域:德清龙山片区与湖州青山片区。经过调查表明,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原始瓷窑址群;东苕溪中游也是国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仅见的商代原始瓷窑址群分布区。

  2010年3月至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湖州市博物馆在浙江湖州吴兴区东林镇的南山村老鼠山发现了距今3500多年前的中国最早的原始瓷窑址,并进行了发掘。出土的产品标本以原始瓷器为主,兼有极少量印纹硬陶器。原始瓷标本器型以豆为主,贯穿始终,晚期出现大量的罐及盖,与豆一起构成了本窑址的产品主体。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尊、盆、盘、钵、盂等器物,大部分器物作为礼器使用。   

  2011年1月11日,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考古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布了“2010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位列首位。

  2011年4月25日至27日,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广新局、吴兴区人民政府主办,湖州市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承办的“浙江湖州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窑址考古成果研讨会”在湖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湖州相关单位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关于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考古专题调查及湖州南山(即老鼠山)商代窑址考古发掘成果的介绍,观摩了窑址调查与发掘出土的标本,并考察了南山窑址考古发掘现场。东苕溪流域商代窑址群的发现、南山窑址的发掘成果及其学术价值和意义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东苕溪流域商代窑址群的发现在原始瓷起源探索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取得了三个突破:窑址数量众多,分布密集,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商代原始瓷窑址群;发现了最早的龙窑;根据发掘材料对原始瓷首次进行分期。这些重大发现为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瓷器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南山商代窑址窑炉遗迹完整、产品堆积丰厚、地层叠压关系清晰、产品种类丰富、无论是产品的胎、釉、成型技术,还是窑炉的装烧工艺,具有相当的原始性。南山窑址的发掘使得学界对商代原始瓷的特征、工艺等有了一定了解,并为解决中原地区出土原始瓷的来源、产地等问题提供了对比材料和重要线索。

  专家们对“瓷之源”课题的今后调查研究方向也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原始瓷集中的闽浙赣皖苏其他地区的学术探索也应齐头并进。不局限于东苕溪流域的大区域的调查和跨地域的研究应是今后工作的方向。专家建议,以窑址为立足点,用区域考古的方法,与城址、商周土墩墓等结合,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从更大的区系谱系中去综合探讨研究。同时要寻找更早的窑址,注意对瓷土的来源、瓷器的成分、烧造工艺、窑业技术的研究。使用原始瓷而非青铜器随葬是越国墓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原始瓷的意义在越及先越文化中的意义类似中原的青铜器,因此对原始瓷的研究要进一步上升到对社会分工、社会结构的研究。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