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王锡良谈写生:写自然景 生天然趣






[日期:2010-08-12] 来源:中瓷网   作者: [字体: ]

在写生中扩展艺术空间

  中瓷网:您一生访遍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据说,您70多岁了还外出写生,每到一处必提笔作画,在您一生的写生历程中,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写生画生动自然,临摹画完整但缺生气,我取前者 ——王锡良       
            
  王锡良:回忆起来,那是在1959年,随着人民大会堂装修完毕,景德镇接受了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为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创作一幅l米多高,3米多宽的大型瓷板画《革命摇篮井冈山》。当时我依照我平常的写生稿画了一幅小的井冈山画稿交了上去,省里的文化局长说“这个画稿中国画味道很足,那就让他来画吧’。”

  这个结果让我很意外,于是我就开始精心准备。

  我向领导要求去井冈山实地体验生活,以充实画作的内容,美化画作的形式。为了创作这幅作品,我背着写生架,翻山越岭,临峰入谷,赴茨萍、五龙潭、朱砂冲,登黄洋界、笔架山、五指峰。
   
   “井冈山那么大的山,几个哨口我都是靠脚量着去的”。所谓“哨口”,即进入井冈山中心地区的隘道,在井冈山最著名的哨口有5个,主要分布在当年红军根据地茨坪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之间的距离大多超过30公里,我带着干粮在山上住了十多天,写生的纸就用了上百页。”

  “一到北京,画家们都说我画得好,瓷板画就留了我画的这块了,其他人画的都否定了。原因嘛,就是认为我的瓷板画有创新精神,探索了新的表现手法。”说起这个结果,王锡良开怀地大笑起来。

  他创作的《革命摇篮井冈山》以其气势磅礴、气韵沉雄得到了画界一致赞扬,最终挂在了人民大会堂江西厅,这一挂,就挂了许多年。

  在写生中升华人生境界

  中瓷网:在本届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您的粉彩作品《黄山四千仞》瓷板画原本估价400万~600万元,却以782万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当代景德镇名家艺术陶瓷拍卖的新纪录,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创作的过程和心得? 

       写生宜冷静,要坐得下来,不宜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不见我的画中人——王锡良

  王锡良:这幅作品是我早年在黄山写生后创作出来的,我画了许多幅了,从年轮逾千载的古树到柔枝嫩绿的小树都有描绘,迎客松、望客松、卧龙松、麒麟松等松树我都画过。每一次上黄山,我不仅能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和坚强,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黄山松精神。它们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我的这幅得意之作都是得益于写生。

  《黄山四千仞》高1.2米,长2.7米,安装在黄色实木架上,用粉彩描写黄山奇峰异景,古树森茂,云海浩渺。瓷板画左边题有李白游黄山时的名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中瓷网:您是怎样把写生稿融入瓷板画中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一样?

  王锡良:如今交通便捷,瓷板也轻,我就把瓷板搬了去,直接在瓷板上写生,这也是我大胆的尝试,结果嘛,效果还不错。在瓷板上画中国画和在宣纸上作画是两个概念,前者需运用特殊的颜色和独特的材质,经过填色、烤花诸多工序。在烤花的过程中,一旦色变、裂变,作品就会前功尽弃。

  通过这次创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深入到大自然中去取实景、写真物,逐渐积累,艺术地加工取舍,反复地进行提炼,运用多年积累形成的陶瓷绘画技法,方能创造出富有自然情趣和感染力的陶瓷美术作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