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福建陶瓷的历史






[日期:2012-04-07] 来源:《中国陶瓷·福建陶瓷》   作者:曾凡 [字体: ]

对于“建窑”的研究,过去都偏重于考古学方面的探讨,经过这次发掘后,也引起我国自然科学家对这座名窑的研究兴趣,1977年全国古陶瓷测试会议以后,中央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对其产品外观特征、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微量元素种类及其含量等,做了具体实验,但由于这次测试的标本只有一种,未能完全达到要求。198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根据福建省博物馆所提供的和其所采集的大量标本,又对其进行了更为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工作,从中选出金兔毫、银兔毫、鹧鸪斑、黑釉等具有代表性的十余种标本,再次对其坯与釉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从而阐明了兔毫釉的工艺基础,显微结构本质和花纹形成的机理,认为其“毫纹表面呈晶膜或亚显微Fe2O3微晶,其下面则有液相分离结构”。所谓“液相分离结构”就是“某一均匀的高温熔体,在特定的物理化学平衡条件下会分离成两种成份不同,互不相溶的液相。其中某一相以孤立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连续的液相之中。”“在含铁的瓷釉中,孤立小滴往往富铁,有时会发生聚结或者柝晶,如果发生在釉面就可能形成各种艺术形象。”称之为“分相呈色机理”这种机理的形成,“多半是P2O5,(鏻)在起着促进的作用。”这种鏻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含Fe2O3釉料的分相作用,另方面会提高Fe2O3,在釉中的溶解度”,所以,形成了变化无穷而美妙的兔毫纹,运用这种科学技术,是当前研究古瓷的一种新发展,大大地推进了建窑瓷器的研究工作。

    1949年以前,由于缺乏田野考古学的发掘地层关系,因而,标本的断代就不那么准确。1949年以后,考古工作者经过这两次的发掘,特别是1977年的发掘中,在其窑床下发现迭压着大量而未烧成的青釉器物,这些青釉器物的年代,以其胎质与造型来看,与五代时期相接近。这就说明这个地区在烧造黑瓷之前,曾烧造过青瓷器,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根据陶谷的《清异录》记载:“闽中造茶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陶谷死于北宋开宝三年至六年(公元970973年)之间,而他的《清异录》则成书于北宋初年,由此,结合发掘资料,可知“建窑”的上限年代可溯自五代末期,最迟在北宋初年陶谷的时候,已能成功的烧造出美丽的“鹧鸪斑”茶盏了,所以,才能使“点试茶家珍之”,而载入他的著作中。至于它的废止年代,目前尚无可靠的发掘资料可证,不过根据蒋祈的景德镇《陶纪》的记载,可提供一定的旁证材料。《陶纪》云:“观数十年来官斯土者,无不有州家掛欠之籍,尝推求其故,则有由矣。凡窑家作辍,与时年丰凶相为表里,一也。临川、建阳、南丰,他产有所夺,二也。”这说明当时与景德镇窑业抗衡的,除临川、南丰外,还有建阳,足证这时的“建窑”瓷器还是畅销的,而窑业当然是很发达了,所以,才夺去了景德镇的生意,而成为景德镇窑业呈现出萧条景象的原由之一。关于蒋祈《陶纪》的著作年代,过去的学者都认为是元代,据近年刘新园同志考证,他说:“应当写于南宋宁宗嘉定七年——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14一1234年)的二十年内,如其所说,至少在这个时期,”建窑“还是很昌盛的。但有些瓷书也说:”建窑盛于北宋,而衰于元末“大致是可信的。而建窑瓷系的其他各县诸窑,也大致于此时先后匿迹了,不过吴仁敬和辛安潮在其《中国陶瓷史·明时代》一节中说:“乌泥建,除保有宋时免毫斑,鹧鸪斑等窑化之斑纹外,又有新窑变之斑纹,名为油滴,菊花、禾芒,此种名器,自宁波流入日本,日人爱好,至不惜以万金争购之,足见其精美矣。”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明代以后的这类瓷窑址,此说可资存疑。

白瓷,在福建的出现比较晚些,虽然在五代墓中有发现,但尚未确证为福建所烧制,因此,从1949年前的著述中,能知道的只有德化窑,似乎从明代才开始烧制白瓷。其实不然,1949年后,在配合基本建设工程中,在宋墓中就有发现,而且有些是很精致的,第57图《青白釉瓜棱形执壶》,釉白而泛青,滋润柔和;其胎薄而细腻,光照见影;其形体秀美,十分精致,是青白瓷中难得的珍品。再有《青釉莲花长明灯》,瓷质和釉色与其相同,也是件典型产品。根据影青瓷“是景德镇在北宋中期的独创”来看,可知福建是受其影响后而烧制的,因此,它的年代不会早于景德镇。到了南宋时期,这类瓷器,不仅在墓中发现较多,而且在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泉州、仙游、莆田、永安、光泽、邵武、浦城等县均发现有这类瓷窑址,说明这类白瓷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研究这类瓷器的发展情况,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等单位在德化选择了两个地点进行了发掘工作,一是盖德公社碗坪仑;一是浔中公社屈斗官。这两处窑址的发掘,获得了十分丰富的资料。得到了出人意外的收获。



图57.
青白釉瓜棱形执壶 宋高14.5cm 口径4.5cm 邵武县沿山 福建省博物馆

    碗坪仑窑址,位于德化县城西五公里的碗窑溪北岸。这处窑址的堆积分上、下两层,皆有窑床遗址发现,可证其堆积的瓷器残片皆为其窑所烧造。下层皆为白瓷而微泛青色,胎质细腻而坚致。经山东省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对其胎与釉的化学组成测试说明,这类白瓷之所以泛青,是由于含有微量的氧化铁作用,其产品以烧制大型碗、盘为主,而尤以各种不同形式的盒子最具特色,出土360余件,在国内青白瓷窑系中是首屈一指的重要发现,这些盒子的盖上都印着各种精细的花、鸟、虫、鱼等图案,而以莲花为最多,有的还有制作者的姓名。但图案完全雷同的极少,可证其印模的丰富和繁多。这类盒子,在日本的经塚中曾有大量发现,多用来盛放舍利,可知它是深受日本人民欢迎的商品。这处窑址的时代,根据发掘资料研究,应属于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其印花技术可能是受了北方定窑或江西景德镇窑的影响;另外和光泽茅店窑的白瓷印花风格也大致相同。

    屈斗宫窑址,位于德化县城东郊褒美村破寨山的南坡上。1954年初,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先生等到德化调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瓷片俯拾皆是。而1976年发掘时,这里已经是房屋栉比,因此,窑址遭到相当严重的破坏。但选择发掘的地方,其保存还是相当完好的。所以,发现一座比较完整的龙窑遗址;这种窑型,以前当地称为“蛇窑”。这座窑,全长57.1米,宽1.42.95米。其窑床、窑门、火膛、火道、烟孔、窑壁、挡火墙、护墙等结构还基本保存。同时,出土各类瓷器近七千件,还有大量的各种窑具等。这座窑全是白釉或影青瓷器;白釉似乳白色,胎骨坚硬。据我国科学工作者测试,其胎有少数气孔,钾含量较高,铝较低,并有少量的鏻,这可能是造成光在界面上有不同程度的散射作用的因素。其釉有光泽,含钙12.71%,钾3.63%,铁0.26%。由此可知,这种乳白瓷的含铁量是极低的,为后来明代这类白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影青瓷淡者似白色,浓者呈淡绿色,幽雅可爱。产品在种类上较多。有各类碗、盘、碟、洗、瓶、壶、盒、杯、军持等。以折腰碗为其特色,这类碗在景德镇烧制的多印有“枢府”二字,因此,又称为“枢府碗”它虽创始于景德镇,但风行于元代,德化无疑也是受其影响而烧制的。同时,在不少器物上印有文字,如“丁未年”、“金玉”、“金玉满堂”、“寿山福海”、“长寿新船”和具有佛教标识内容的“卐”字;这字在《华严经》中称为“吉祥海云”,为释迦牟尼的三十二相之一。更重要的是在有些瓷器上还印有蒙古人的头像,对断代起了很大的作用,证明这座窑确属元代是无疑的,至此才使人们认识了元代德化瓷的庐山真面目,在此之前,是无人辨识的。对我国瓷器最有研究的陈万里先生在《调查闽南古代窑址小记》中说:“此番调查目的不在明清,而在于寻觅明以前的碎瓷片。”以往文献的记载,总是说德化瓷器起于明代,而传世的成品,却也没有早于明代的,因为从生产发展方面看,决不会突然产生,有宣德款、成化款等等温润似玉样白瓷,而在此以前,却没有烧造白瓷的踪迹,这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所以1976年这次的发掘及其取得的资料。就显得特别具有重大意义,对研究福建白瓷的发展填补了空白,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此外,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莆田、连江等地发现的青白瓷窑址,其造型、釉色和装饰等风格,有些是和德化相同,也有些是大同小异,显出各窑产品的特色。如莆田灵川窑的碗、盘、洗等,无论造型、釉色和装饰与屈斗宫窑无异。而安溪窑盒子上的印花绿条都比较粗犷;南安窑的盒子则胎骨厚,器身高而呈瓜棱形;同安窑的装饰则以浮雕莲瓣纹,或刻划复绿交叉十字纹为多;连江窑的瓷器则较粗糙,以刻划荷花或折枝花为特色。但这些窑的青白瓷器都有着共同的时代风格。

综观福建宋元时期瓷器的发展,不难看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青瓷在已取得的成就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窑场林立,为当时陶瓷生产的主流,有的产品已达到了碧玉似的效果。

    2.黑瓷以“建窑”为代表,同时,在全省有很大的发展,但各窑产品风格大体相同,而釉色迥异,显示出各窑的特色。

    3.青白瓷是后起之秀,结束了以前以青、黑为主的局面,并为以后德化白瓷地位的确立创造了条件,是福建陶瓷发展上的重要转折点。

    4.釉下彩绘以湖南长沙窑为最早,宋代有发展,北方有磁州窑,南方有吉州窑,与此同时,福建也出现了这种绘瓷技艺,在制瓷上也是个重大的突破。

5.露胎刻花是“元代龙泉瓷工的独创”,晋江磁灶窑也有这种装饰,无疑是受龙泉影响而烧制的,但在花纹上并不雷同,颇具闽南地方特色。

福建瓷业在元末战争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纷纷倒闭停业,到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结束了战争,在“云横关寨余兵气,水落城池尽劫灰”的凄惨称帝后不久,即派女婿王恭为福建参政,辞行时告诫说:“福建困于敝政,元末睃削尤甚,民病末苏,汝往绥之,毋恃亲故。国家政令,一秉至公,不能守法,朕不汝纵”。王恭到任后,积极招集流亡,劝农兴学,并把这种政策作为考核各县地方官吏的标准。因此,农业也就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样也促进了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瓷业在明一代也先后得到了恢复或发展,根据地方志和调查资料,在浦城、松溪、崇安、建宁、泰宁、邵武、尤溪、南安、晋江、安溪、永春、德化等地都有不少这个时期的窑址发现,而以安溪和德化为当时最重要的两个窑场。这两县自宋至元连绵不断的制瓷历史,积累了世代相传的技艺经验,所以,到明代时,又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形成一个很为繁荣的局面,而取得了新的成就。特别是德化的白瓷,纯净无疵,莹润如脂,名冠当世。第141图《观音》,雕塑得庄严而慈祥,站在海波之上,衣纹随风飘动,而又使人有稳重之感。第140图《达摩》,也雕塑得很有神情,双手隐于袖内,足踩芦苇,拱手立于海水中,作渡海状;其衣纹也很自然而流畅,与《故宫博物院藏瓷选集》中的达摩相比,浓眉大眼,另具风格,也颇生动。其他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也独具特色,为国内外人民所喜爱。

   


图141.观音·款明 高50.0cm 底长14.5cm 德化窑 福建省博物馆

   


图140.达摩·局部 明 高43.0cm 底长14.5cm 德化窑福建省博物馆

    近年来经过科学工作者的测试使我们知道这种乳白,猪油白或象牙白等瓷釉色形成的基本原理,但在古代却是全凭匠师们经验烧成,因此,这种新成就的取得是非常可贵的。

关于青花瓷器在福建的出现似乎是比较晚的事情。从宋元的墓葬和窑址中都没有发现过,这说明它还不是一般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用品,根据我国近些年来对青花瓷器的研究,目前可追溯到唐代,到元代渐趋成熟,在明代的初中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也只限于江西景德镇窑,在其他地区的民窑中则很少发现过。近些年来,在福建的窑址调查中,在安溪发现不少青花窑址。根据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版的《安溪县志》云:“瓷器色白而带浊,昔时只做粗青碗,近而制花又更清,次于烧瓷。”这个“近”字,肯定是距嘉靖三十一年不久的,而在调查中确也无发现更早的青花窑址,从采集的青花款识中有“玉堂佳器”,这类吉祥语的款识,在景德镇御厂器中,也只在万历时才出现,而影响到民窑,肯定是更晚的,这也证明《安溪县志》的记载是可信的。此外,在德化窑的传世品中发现有一件乳白釉的双耳铺首衔环瓶上有青花字,上书“旹(时)明朝天启肆年岁次甲子秋吉日赛谢”。(图114)“瓶颈两旁堆贴的铺首眼、鼻部位也分别用青料渲染,青花色泽青中闪灰,显然是用的国产青花料,象这样带有年款的德化青花纪年器,是研究德化烧制青花瓷器的重要资料,至今还十分罕见”它的可贵处,就在于它确切的记载了德化窑烧制青花的年代,至迟不会晚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但在德化历次的调查中,发现青花窑址一百四十余处,尚无发现有早于这个记载的款识,这说明德化窑烧制青花瓷器可能不会早于安溪,有可能还会稍晚些。



图114.狮耳瓶 明 高28.5cm 口径10.0cm 上海博物馆

全省发现这个时期的窑址约三百余处,而以晋江地区为最多,其中有些窑址是从明初延续下来的,但已发现的青花窑址,其上限多数是属于明代中晚期的。这样多的发现,反映了当时窑业的兴旺,这可能与嘉靖以后的海禁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明初实行海禁以来,不许与海外通商,泉州港从元末以后也废止了,可是“漳泉百姓,苦于无田,非此无以为生”,人民群众为了觅取生活出路,只好另辟新港,于是月港代之而起。月港位于漳州东南约五十里,属尤溪县八,九部管辖。月港发展到嘉靖时.已成为“闽南一大都会”,闽人通番,皆自月港出洋,已渐渐成为公开的行动,政府已无力制止。于是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增置了海澄县,以管理对外贸易。而当时任福建巡抚的涂泽民,也“请开海禁,准贩东西出洋”,所以,“澄之商舶,民皆醵金发艅艎,与诸夷相贸易,以我之绮纨瓷饵,易彼之象玳香椒,射利甚捷,是以人争趋之”当时,除与东南亚诸国通商外,还有新来的欧洲人,所以,上田恭辅在其《支那陶瓷之时代的研究》一书中说:“德化窑在明朝时代的产品白釉瓷……胜于白玉,……从大约十六世纪起,这个白瓷偶然通过葡萄牙的东洋贸易船介绍到西欧以后,立刻做为……‘中国的白瓷’而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并接受大量的定货,从明末到清初,德化窑轰动一时。”现在传世的德化窑的瓷器也都是这个时期的产品。我们在德化调查,发现这个时期的窑址约有十八处,由于没有进行考古发掘,无法比较,尚不能分辨出具体年代差别来,但确可证明当时窑业的生产情况,是为外销而生产的。月港自海澄设县至崇祯末年,约有七十余年,为其全盛时代,福建大量的瓷器从这里运销世界各地,加强了与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联系和友谊,扩大了福建瓷器对世界的影响。

    清朝一代,民窑虽也不少,但负盛名的仍属德化窑,然富有独特风格的乳白釉瓷器降至清初就失传了,而所烧制的瓷器遂也不被时人所重视了,如周亮工在其《闽小纪》中说:“德化窑不重于时者,不独嫌其胎重,粉色亦足贱也。”周亮工是崇祯时的进士,后仕于清朝,并在福建长期生活过,他的记载应是可信的,同时,这个时期的瓷器造型品种,和色泽也与明代有显著的不同了,如郭柏苍在《闽产录异》中说:“德化窑,……顺治以前,老窑所制,佛像、尊、罍、瓶、盏、斝、皆精致古雅,其色洁白中现出粉红,至今价翔矣。……近胎地厚而粗,釉水莹而薄,渐不足贵。”所以,这个时期的釉色都是白里泛青而无温润感了。造成这种失传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郑成功父子在璋泉坚持抗清斗争达三十年之久,而海路被封锁,对外贸易被断绝,加上烽火连年,这对德化窑的生产是个致命的打击。到了康熙以后,虽然社会比较安定些,但经过这样长时间的歇业,已经是人亡艺绝了,自然也就失传了,所以,终清一代,德化的白瓷也终没有恢复名誉,其产品也不为人所注目了。但在少数的传世品中,也有些还是比较精致的。白瓷虽然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青花瓷器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调查,发现这个时期的青花窑址一百三十四处,有些窑从明代一直延续下来,未曾停烧过,例如三班的南岭窑在光绪时,还有二十多条窑正常生产。后所窑也从未停烧过,窑场不断扩大发展。但有些窑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已于清代中期先后停烧,如双翰、上涌、南埕、东澄等。而多数窑都集中到城郊的褒美,良太或者三班等地。全县最盛时,从事窑业者约有二万五千余人,大小窑六十余座。这些窑,从传世品和采集的标本来看,似乎以洞上窑的产品为最精致,无论是胎质,绘画、釉料,色料和光泽等,都给人以清新自然而洒脱之感,青花碗和青花炉,与官窑产品的典重华丽,魄力浑厚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民间瓷器特有的艺术风格。由于瓷器底部多有款识“月记”二字,一般又称为“月记窑”。它的产品,深受群众欢迎,至今还广泛在民间流传。

其次,德化窑还烧些五彩或粉彩瓷器,由于都是釉上彩,是在烧好的成品上描绘花纹,然后再低温烘烤而成,所以,在窑址中至今尚未发现这类标本,根据第165图《云龙纹五彩茶盘》和第17l图《粉彩花鸟盘》等传世品来看,技艺都很精湛,彩色花卉清新可爱.可谓是民窑中的精华,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图165.云龙纹五彩茶盘 清 高2.8cm 口径25.1cm 福建省博物馆



图171.粉彩花鸟盘 清 高3.8cm 口径20.0cm 德化窑福建省博物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