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翟健民访谈录:大胆假设小心投资






[日期:2012-11-21] 来源:《艺术品鉴》杂志   作者:佚名 [字体: ]

买古玩不一定赚

 

  您近年来一直活跃于香港和内地的艺术品收藏领域,您觉得,香港和内地的艺术品收藏是否存在地域性差异?分别呈现怎样的特点?

 

  最好不说。差异很大。简单说来,国外的收藏大多是真收藏、真喜爱。目前国内,真正喜爱收藏的比例差距很远,炒的真的比较多,投资的很多。什么叫收藏?又收又藏。不是一种商品,投变资、变炒了。差异很大,不过有待将来抬升自己的收藏范围。目前有一种心态比较急躁,想利用这个收藏的空间挣取利润。

 

  纵观这十年,差不多三年跳一下、三年跳一下。从前年开始是跃升到了最高的位置,到去年年初春拍,明显的就是三步跳、三步跳这样子。这是大环境影响的,大家富裕,大家都看好。零八年的金融风暴没有跌下来,完全没有影响,那么大家的信心就更强了。到了去年的秋拍又落下来,冷淡了很多,主要也是大陆的大环境,房地产不好啦,经济转型啊,贷款收紧啊等等。这种时候,对真正的藏家来说,其实是进手的好机会。举个例子,九七年,香港回归加上金融危机。我的一个客户一天在股市亏了好多亿,在股市四点收盘后,五点到我那,让我第二天苏富比拍卖的时候赶紧给他买,尽量多买一点。多明智的一个藏家啊!明天就拍了,赶紧帮我多挑选一点。四十七件,那一次我帮他买了四十七件!一场拍卖四十七件,那可以说是我最大的客户了。可以想象一下,当时那几十件东西,现在是什么概念。话又说回来,行情冷淡的时候有冷淡的做法,旺的时候有旺的做法。不能一旺没有顶了!要稳重,要慎重考虑!万一往下坡走了怎么办?扛不扛得住?有些人是借钱来买的,不是富裕了来买的。买了之后两年准备要赚钱的,万一两年后经济不好,怎么脱手啊?赔百分之三十你死不死?买古玩不一定赚的。我能举出一百个例子出来,不是百分之百赚的。昨天我买了个碗,才几万块钱。二十五年前,这个碗也是几万块。但是二十五年前的几万块钱,买一个官窑青花也是几万块钱!青花到现在能够变出好几百万,这个宋代的碗现在还是几万块钱。买错了怎么办?投资错误怎么办?所以,还是以自己喜爱、富裕之下来收藏,不要有这个贪字。有了贪字,包括买假、收藏的方向都会错误。

 

  富裕——收藏的大前提

 

  当下拍场,艺术品动辄上亿、屡创新高,有人说这是艺术的繁荣,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繁荣是虚假繁荣,您如何看?

 

  泡沫肯定会有,就像日本八九十年代的泡沫。但是人家还是以收藏为主,咬牙买下来,怎么都不放,用其他方法补救。但是国内情况有些不同,有些买收藏品的是几个人合买,几个人贷款去买,万一有泡沫的话就很吓人了。所以,每一件重要东西出来的时候,每一件过亿的东西,必须要衡量一下,扛不扛得住。扛不住跳楼了怎么办?作为自己要衡量一下,拿不拿得起。

 

  至于市场,要分开来看,欧洲、美国、香港的拍卖,这种拍卖的环境是很正常的,是自然流动的价位。大陆的话,某些东西是有人为因素的,所以没法有定论。

 

  艺术品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出现了很多新事物,比如艺术品基金,您怎么评价?

 

  基金进来其实是好事。大陆的基金,如果没有找到好的顾问,也是很危险的事。前段时间,不是也弄得民生银行负责这块的老总出事了。我觉得,有待提升收藏的学问。按正常的收藏的指数,三十年一个循环。从学、进入到提升的过程,大概要三十年。大陆真正起步,是两千年开始,是个学习的过程。现在是中间十年,后三十就是收获了。这中间就有炒啊、骗啊,利用拍卖行的平台搞来搞去!讲来讲去,基金也好,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大前提是富裕,富裕才能进入,不富裕就别来。借银行钱来倒这个东西的话,只能阿弥陀佛了。

 

  我香港有个藏家,七十年代的时候,他卖了一个单位,买了一件玉器。不是自己住的单位,是多的一套,收租的那套。看见一个东西,爱不释手,像要他的命一样。老头嘛,七十岁了!我师父还劝他别买了,一套房子换一块玉,还是块老玉,一块汉代的玉璧。唉哟,从来没见过,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偷偷把房子卖了——人家卖得起啊,人家不是借钱来买这个东西啊,是真的喜爱,是真的收藏它、玩它!大前提是在自己的富裕之下,真的爱不释手,几天几夜为了它睡不着,没办法,就要它!人家买了不是为了要变两套房啊,是真的自己收藏啊,那是无价的——对于这件东西。对他这种收藏心态,我们是很崇尚的,很尊敬的。但是现在大陆,有真正爱的,这样的群体有多大?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