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缺陷分析——疙瘩
2016/10/11 17:35:52
   
疙瘩 制品釉下凸起的瘤状实心体 
      产生原因: 
      (1)主要是石膏模型质量差,模型老化,模型表面残缺或有孔洞使坯体表面印出凸状。 
      (2)模内或泥料中混杂死泥或其它难熔杂物。 
      (3)打釉未过筛捞子屑或施釉时坯体掉入釉缸未用筛打捞净,使死釉死泥屑沾在坯体上。 
      (4)荡釉绞口后未及时停车或沾釉积釉有回头釉,形成釉珠釉块。 
      (5)施了釉的坯体粘上釉料或浆料。 
      解决办法: 
      (1)检查石膏模型质量,注意模种光滑平整,防止脱模剂积于模种的局部,发现模型残缺老化,应及时剔除。 
      (2)脱模后的模型要倒放或成型后清扫模内的死泥等。 
      (3)施釉时釉料要过筛,井经常用筛打捞釉浆的子屑,釉团除去死釉、泥屑。 
      (4)磨坯人员在磨坯时应均匀磨倒坯体周身,以达到平整光滑。 
      (5)保持泥料干净,盛放泥料的工具要清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