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秘色”瓷
2019/12/6 17:12:01
中国是陶瓷古国,早在商周时期便已烧制成功了原始瓷,东汉中晚期烧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1]。及至隋唐,已然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北方以烧造白瓷为主,南方则以烧造青瓷为主,也出现了诸多名窑。而其中,制瓷作坊集中在上虞、宁波、余姚等地的越窑,则代表了当时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2]。
唐代越窑的瓷器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而在越窑青瓷中最为出色的,便是“秘色瓷”。有关秘色瓷的讨论,时至今日也未停止。首当其冲的,便是关于“秘色”一词的具体含义。拟就从历史文献、出土实物、秘色瓷的胎釉组成及烧造工艺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历史文献中的秘色瓷
依照文献古籍中的记载,可将记录“秘色瓷”的古籍按时代划为三个阶段:
晚唐五代时期
秘色瓷与越窑之间紧密的关系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上,在唐一代,便有颇多对越窑青瓷器进行描写的诗词与古籍。如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中便用“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3]”一句形容了越窑青瓷,陆羽更在《茶经》中用“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2]”一语盛赞越窑瓷器的品质之高。
而“秘色”一词则最早出现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瓷器》一诗的题目中。在诗中,他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语句对这种“秘色瓷器”加以了形容。
后至五代,才得在徐夤《贡余秘色茶盏》一诗中再见到“秘色”一词。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中山竹叶醅初发,病那堪中十分[2]。
这两首诗也是目前可以找到的在宋代以前描写秘色瓷的仅有的两篇文献,就诗词内容分析,由“千峰翠色”、“捩翠融青”等词句推敲,陆徐二人所著的“秘色”应是对瓷器颜色的一种形容,抑或说,这两首诗题目中所提到的“秘色”一词,便是越窑瓷器中釉色青翠的瓷器。
而这也是诸多关于“秘色”一词的解释中最常见的一种,即釉色之说,是指秘色一词,代表的是越窑青瓷的釉色。
两宋时期
及至两宋时期,“秘色”一词开始出现在古籍文献的正文之中。
南宋曾慥《高斋漫录》记载有:“今人秘色磁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与曾慥同一时代的叶也在《垣斋笔衡》中写到:“秘色窑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2]”。赵令畤、周煇等人也有类似的观点。而在《宋史》《宋会要辑稿》等文献中也确实有关于吴越钱氏将秘色瓷作为贡品进献的记录。这种详尽确切的记载,无疑标示着“秘色”一词的另一个解释—地位之说:秘色瓷是专供皇室使用的贡品,旁人不可擅用。
但两宋之时,亦仍有将“秘色”视作青色的文献存在。如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有高丽陶炉“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惟此物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2]”。陆游也在《老学庵笔记》中称“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然粗朴不佳,惟食肆以其耐久,多用之[2]”。
而这两种看法,直到明清时也依旧存在着争论,不曾盖棺定论。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关于秘色瓷的文献渐多。明代李日华《六砚斋笔记》、徐应秋《玉芝堂谈荟》、清代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