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岳明:向洋而生 无问西东——从圣杯屿沉船看元代龙泉窑青瓷的外销
2023/3/27 11:32:28
北宋元祐七年(1092),瓯江的整治使龙泉窑的销售半径和销售对象人群急剧扩大,龙泉窑得到迅猛发展,产品不仅上供宫廷,而且在北宋时期便已展开外销,但其外销产品与内销产品并无区别。从元代开始,龙泉窑开始有意识地根据海外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偏好和民俗习惯来生产瓷器,向海外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输出,圣杯屿沉船是龙泉窑在元代外销盛况的历史例证。
每件商品除了生产和消费两端,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流通。古代社会,商品在生产地向消费地的运输过程中,特别是海运外销途中,因为海况环境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会发生意外而致商品连同船体一起折“楫”沉沙,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水下考古。圣杯屿水下沉船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圣杯屿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洋航线和东洋航线的交汇处。沉船发现于2014年,2021年第三次调查勘探采集到瓷器标本近700件,均为元代龙泉窑产品,2022年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发掘,出水遗物包括碗、盏、盘、洗、高足杯、香炉以及龙纹大盘和双鱼洗等。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生产规模最大的著名窑场,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对外输出产品及窑业技术最多的古代窑场。尤其是元代,龙泉窑青瓷大量行销海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明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数十年来,在陶瓷之路经过的航路上发现多艘装载了不少龙泉青瓷的古代沉船,而且以元代为主。从这些外销途中沉入海底的不幸历史事件中,也可窥见龙泉窑曾经“梯航万国”的辉煌。而龙泉窑之所以能够在宋元时期从一个产品只供应周边地区的地方小窑,迅速发展成一个窑场众多、遍布以整个瓯江流域为中心的庞大窑区,除了得益于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制瓷技术不断提高外,其在海上贸易发展中的深度介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福建漳州圣杯屿沉船是龙泉窑在元代海洋贸易高峰时期行销海外盛况的历史例证。
一 元代龙泉窑外销的社会背景
龙泉窑唐代即已开始生产,但因居于浙南高山的自然环境,交通不便,故一直处于就地销售的小规模生产状态。宋元祐七年(1092),龙泉知县邱括率先集资治滩,百姓捐资踊跃,各县不愿落后,纷纷仿效,“毕合百六十有五滩,龙泉居其半,缙云亦五之一。凡昔所难,尽成安流,舟昼夜行,无复激射覆溺之虞”。
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其产品顺瓯江而下,直达温州,使龙泉窑突破了原有的生产状态,销售半径迅速扩大,销售对象也从国内向海外延伸,在东亚的朝鲜半岛、日本及东南亚的菲律宾、苏门答腊北部、泰国的班萨拉恩攀等地都有龙泉窑产品的发现。
宋室南迁以后,国土日蹙而养兵日多,庞大的开支迫使南宋政权不得不在经济上更为倚重海上贸易,南宋初就在温州设立市舶机构。从南宋后期开始,龙泉窑产品的对外输出已经突破原有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开始销往中东和非洲的环印度洋区域。但直到此时,龙泉窑仍没有专门生产针对海外市场的外销瓷,其外销产品与内销产品相差无几。
一直到元代,龙泉窑才真正全方位地拉开了外销序幕。该时期虽数次禁商泛海,但每次海禁持续时间都不长。总体看来,元朝政府推行了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元立国不久,即于至元十四年(1277)在泉州设立元朝第一个市舶司;第二年又在庆元(明州)设立了提举庆元市舶使司;紧接着在上海、澉浦、广州、温州、杭州等增设了市舶司。凡设市舶司之地,皆为海商聚集之处,是海内外船只往来的集中之处。
元朝前期的海外贸易主要采取的是官方组织的“官本船”制度,《元史》有记:“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蒙古人在入统中原之前曾三次西征,在与“回回人”的接触中,颇知通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