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孟樹鋒的追陶之夢
2020/3/26 21:06:56


    1955年,孟樹鋒教授出生在陜西銅川的“千年瓷鎮”陳爐鎮,祖輩都是當地制作耀州陶瓷的藝人。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孟樹鋒自幼就隨爺爺、父親學習。並於1976年,考上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這是他從事陶瓷藝術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無論是在古陶瓷研究還是文化修養上都有很大提高。
 1980年,孟樹鋒教授學成畢業,學校有意留他任教,他毅然決然回到了家鄉,硬是在自己家門口做起耀州窯系的陶瓷來。
  為了恢復耀州陶瓷,孟樹鋒教授自費徒步遊學,尋覓宋代名窯蹤跡,走遍名窯產區,學習了解南北方各大窯系的歷史文化、工藝特點及藝術特色。經過10多年的潛心鉆研和努力探索,終於將耀州青瓷傳統的燒造工藝、刻花工藝、制瓷工藝技術結合,完成了一件件耀州青瓷精品,在耀州現代民間藍花器、黑釉器、鐵銹花盤、碗、罐上也有新的突破和創造。
 2007年,孟樹鋒教授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也是西北、西南地區唯一位傳統陶瓷全能大師。同年,孟樹鋒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往期孟老師交大瓷器班授課回顧
孟樹鋒教授代表作品一覽

《耀瓷刻花紅底玉縷金頂大梅瓶》
 
《耀瓷茶葉沫釉一帆風順》 
《耀瓷藍花大老碗》

《耀瓷鐵繡花雙耳鴨紋罐》
▼ 孟樹鋒教授制瓷現場


| 鐵銹花瓷的起源
      有著19萬平方公裏的河北省,平原與高山平分秋色,北面的燕山和張北高原連同西面的太行山,形成一個半圈包圍,承載著邢窯、定窯、磁州窯、井陘窯四大名瓷。四窯當中要說最長久、最豐富、最大規模或最早的,那還是得數磁州窯。
  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恰逢勇敢智慧的燕趙俊傑,早在北朝便有青瓷制作,北齊時在還原焰基礎上,探索出了高溫氧化氣氛技術而産生了白瓷萌芽,到隋朝後就把他們類於磁石的“斑花石”鐵料點往白瓷上加彩,是為磁州窯陶瓷及鐵銹花瓷的先兆。
  其實鐵銹花的鐵用到陶瓷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時代的彩陶上面,彩陶上的黑花紋就是鐵銹花的鐵礦料。

發展到漢、晉時期青瓷上黑色點彩,就是鐵銹花在瓷器上的運用。
  青瓷和白瓷用鐵在釉下點彩與鐵銹花瓷在我國南北窯場多有出現,緣何唯有磁州窯成了氣候而獨步天下?還是因為磁州窯可塑性上佳的大青土、大青土礦巖上下的鋁土礦——“堿石”以及含鐵量高達18-30%、發黑紅的斑花石。這一白一黑就像中國字畫的白萱紙與松、油煙墨一樣,好書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磁州窯多姿多彩的黑白釉剔花瓷、素三彩釉陶瓷、紅綠彩瓷和鐵銹花瓷一路領先跑到了邢、定、井各窯的前面,成了公元十世紀河北陶瓷乃至中國陶瓷舞臺上的主角。並且從工藝技術和藝術形式上,成了元、明以後在中國南方興起的青花瓷的母胚。
   更超乎尋常的是,磁州窯人除把釉下白堿石上鐵銹花的描、拓、抹、畫、寫、劃手段揮灑得淋漓盡致外,並不滿足於這種完美到天經地義般的白底映黑花的形式,直接以黑對黑,將鐵料施畫於黑釉下、黑釉中、黑釉上,出現了秦漢漆器上墨黑底上彩朱紅紋的色彩與藝術效果。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