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是一份良心工作——真就真 假就假
2016/3/14 11:15:34
“乱世藏黄金,盛世藏古董。 ”而今,收藏正呈现日渐升温态势。
收藏的升温,既缘于文化享受,也缘于经济回报。有资料显示,“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回报率在26%左右,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为20%”。于是,亦难怪收藏者何以趋之若鹜了。然而,伴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一个“成长中的烦恼”便摆在了收藏人面前:谁有资格来鉴定?谁的鉴定才是权威的?
说及鉴定,人们首选的自是鉴定专家。然而,在“专家”帽子满天飞的今天,谁会随便相信专家呢?读报看到这样一个材料:在拍卖会、收藏活动、艺术品展览中,不时可以看到各种鉴定师培训传单:“第一天书画欣赏与鉴定,第二天了解近现代书画的时代风格,第三天元、明、清各时期瓷器的特点及鉴定,第四天中国玉器欣赏与鉴定,第五天古玩杂项赏析与鉴定,第六天实习,第七天实践考试。”七天后,一张作为从业资格凭证的“专家”证书就能到手,学费则从八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我曾有缘三见著名书画鉴定家、《清明上河图》鉴定者杨仁恺先生,有一次我问杨先生:何以从众多《清明上河图》摹本中一眼看出那幅真迹?他告诉我:凭着文献里的记载,“从历史根源里边,从印象里边”。其实,这瞬间的发现定格,又何以不是杨仁恺先生积几十年理论与实践的功力而爆发出的创造灵感?杨仁恺先生的奇迹和经验也告诉我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钻研,只要善积累,每个人都能成为收藏的行家里手。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家,充足的底气固然少不了,但道德也万万不能缺失。毕竟,鉴定也是一种良心活。报刊上曾经披露,有的鉴定专家因为心理浮躁,私欲膨胀,于是在见钱眼开里,便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将真的说成假的、将假的说成真的把戏。
想起了目录、版本权威、北大教授王重民“鉴伪”的故事:1974年6月,江青在天津的一个“儒法斗争史报告会”上兴奋地宣布:“发现了一部李卓吾(贽)的《史纲评要》,现在准备出版。 ”李贽是明朝思想家,是“文革”中“评法批儒”中被广为赞扬的“法家”人物代表。可经过一些专家鉴定,认为是“伪书”。
于是,有关方面想起了被关进牛棚的王重民。于是,北大、清华“两校”的领导人要王重民再作鉴定。因为如果王重民说不是伪书,便可镇住众人。然而,王重民的鉴定结果也是伪书。但他们仍不甘心,要王重民在图书馆继续“研究”,实际上希望他明白这是“政治任务”。没想到,经过几个月的研究,王重民“不识时务”地找出了更多的证据,证明这是一部伪书。其时,只要王重民违心说这不是伪书,那么,王重民定然因是 “有功之臣”而被“解放”出来的,然而,王重民不能。为何?因为他有道德、有良心,对历史文化心存敬畏。其实,艺术品文物、古玩的鉴定又何以不是呼唤鉴定专家的这种诚信品质?
廓清收藏市场的风气,破解民间收藏“成长中的烦恼”,关键是要建立起一支人数众多既有底气又有良心的专家型鉴定队伍。“事在人为”,有了更多可靠的专家型鉴定队伍,那么,随着鉴定评估机制的完善,“为占70%收藏品市场的民间收藏者打开拍卖自己收藏品的正规渠道,促进我国收藏品市场和拍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当指日可待。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