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全民收藏时代的困境
2016/9/8 12:07:30
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藏大军从几十万发展到几百万,到目前的号称几千万,可谓发展迅猛。
收藏者包括大小公司老板、职业经理人、公务员、公司员工、普通市民和农民等社会各阶层人士。收藏门类包括国宝级的高端藏品到古董精品、古代和近代家庭日用品、到文革用品、玉石、木器、石器、铜器等不一而足。
经过三十多年的现代收藏历程,收藏已从历代富裕阶层为主转向如今以平民收藏为主的时期,全民收藏的世纪悄然来临。
一、时代背景
国家对民藏政策的逐步开放,文物部门的对民藏的重新认识和理解,民间收藏意识和家庭收入的提高。逐步开放的国内拍卖市场、民藏的合法化使各地涌现出大量的古玩集市和古玩城。每个大中城市周末都有古玩集市,很多地区每年都有固定的大型古玩收藏集会。很多市民和收藏者把逛周末古玩集市和古玩城、进出拍卖公司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以上种种情况都为全民收藏时代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全面收藏时代的周期和现状
中国古玩市场在1996~1997年以邮币卡为主力军的第一次收藏高峰;接着在2011~2012年以字画、瓷器、玉器为主的第二次收藏高峰期;随后逐年陷入低谷,目前已到了第六个年头了。目前很多普通藏品价格只有高峰期的三成甚至更低。
根据本人上期微文《未来五年古玩市场的八大发展趋势》预测今天年底到明天年初是本轮周期的最低谷期,经过未来几年恢复及市场消化,加上国家政策宽松等侧供给措施,中国古玩市场的复苏预期在五年后达到第三次高峰。古玩艺术品是继房产和股市后的第三大投资产品的方向并没有改变。
三、全民收藏产生的社会效益
(一)全民收藏使大量流散在民间的古代可流动艺术品得到了有效保护,民间的历史意识不断加强,同时无形中增强了民众的爱国意识;
(二)全民收藏使大量的文物和历史资料留在了国内,阻止了大量珍贵的可流动文物流失海外;
(三)近几十年来有大量的收藏家到全世界范围收集过去流失海外的可流动珍贵文物。通过亲戚、朋友、海外华侨等途径收集古代艺术品,间接增强了海外华侨的归属和文化认同感;
(四)近几年产生了大量的民间博物馆和各类收藏馆、艺术会馆等,为文化的传播和振兴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富藏于民的局面;
(五)在这个信仰危机的时代,全民收藏起到了陶冶情操、稳定民心的重要作用;几千万的收藏大军影响的是上亿民众,故收藏绝对是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
(六)全民收藏解决了大量民众的就业问题,形成了从业人员超千万的古玩行业。在文化兴邦的国策下,如果政策到位,特别是艺术品金融起动,将会激活更大的就业市场。
四、全民收藏时代的六大误区
(一)民间无真品和珍品论
民藏有大量的真品和精品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解放前战乱及大部分国内馆藏的精品和珍品都被国民党当局运抵台湾岛。从解放初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国内博物馆的大部分藏品基本上都是从民间征集和捐赠的。再加上近几年的大规模基建和其它原因,出土了大量古代艺术品,一部分流入馆藏,也有很大部分流入民间,这也是周所众知的事实。
(二)有争议的藏品均判为赝品或仿制品
现在有这种现象,凡是书上没有的或博物馆没有的都是仿制品。其实古玩特别是古瓷,未解之迷很多,存在争议的藏品也很多。清末发现的一对元青花象耳瓶,因为国人不认可而流入国外就是惨痛的教训之一。
为此笔者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不开门的和目前暂时不认可的藏品可以先收起来慢慢研究,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态度,等到技术检测条件成熟和窑口不断发掘时再来判断也不迟。
(三)只有拍卖公司的拍品才是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