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古玩巨商,后移民加拿大。堂兄张永昌是中国著名的古玩鉴定专家,与文物鉴定大师耿宝昌并称为“南张北耿”。
      小妹张永珍正是出身于这个“中国第一古玩家族“。
  然而秀美开朗的张永珍,少女时代的两次旧式婚姻并不顺遂。半个多世纪前,历经坎坷的张永珍来到香港。那时,其兄张宗宪已来港多年,开起了古董店”永元行“。兄妹团聚后,妹妹一直在二哥的古董店当帮手,一起过了好长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后来张永珍前往英国读书,1966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工专。
  在英国,张永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中国著名考古学者郑德坤的儿子、香港淘化大同公司的继承人郑正训。两人颇有举案齐眉的登对之感,1964年在英国结婚,两年后回到香港。郑正训返港之初,经常在英文报刊上评论香港的高地价等政策问题,引起当时的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何铭思的注意,遂到郑家拜访。当时,郑正训的主要精力就是经营家族生意,而张永珍生下两儿两女后,一直相夫教子,将丈夫、儿女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何铭思对张永珍的社交能力非常赞赏,建议她走出厨房,到社会上去发挥。
  经过细心筹划,张永珍决定创办一份与妇女关系密切的杂志,取名《象牙塔外》。这有些“自画像”的意思,同时也的确代表了当时许多家庭妇女渴望走出家庭的“象牙塔”,出去做一名职业女性、服务社会的愿望。所以杂志一旦出版,便引起广泛反响,成为当时香港妇女界的一面旗帜。
  后来通过何铭思,张永珍认识了何的好友——前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她的生活也因此彻底改变了。
  1974年,张永珍夫妇与霍英东的次子霍震寰做起了石油生意,张永珍自此踏入商界。凭着胆识,张永珍率先开展了全天候的送油业务,在香港建立了健全的销售网络。硬是在外国石油一统天下的香港,为中国石油的销售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上世纪80年代末,她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将瑞典的资金和电子技术引进中国。譬如,爱立信手机就是她引入内地的。正是她的牵线搭桥,1991年爱立信与中国熊猫集团终于牵手,合资成立了南京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此后的10年里,南京爱立信销售从最初的每年数亿元一路飞涨到百亿元,成为爱立信在亚洲最重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她还曾是瑞典沃尔沃、ABB公司的中国高级顾问。瑞典政府为此特意给她颁发了皇家北极星勇士勋章。
      而后,张永珍涉足政界。她不仅曾任全国政协常委,还是香港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担任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委会委员、筹委会委员和香港事务顾问等职务。
 
2010年 张永珍以2.5亿港元天价拿下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乐善不倦 只因慈爱
      张永珍以女性特有的精明和坚韧,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香港商界、政界屈指可数的女强人。同时,她又是一位极富同情心的爱心大使。她以伟大母亲的博爱胸怀,抚恤弱势群体,慷慨惠及香港乃至全中国的文化、教育、健康、消除贫困等事业。
  她曾捐款1800万港元给香港城市大学,捐款1000万港元给香港中华总商会作教育基金;捐款600万元兴建甘肃光彩引水工程;在青海、贵州、宁夏等8个省区捐款兴建了几十所希望小学……1998年,黑龙江大庆市一个乡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村民们暂栖山上,生活困难。张永珍看到图片报道后,彻夜难眠,当即捐出1060万元,以后又不断追加,帮助那里的灾民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畜牧养殖业。如今,一座美丽的小城早已在草原上崛起。
      近些年来,她以个人基金会形式捐赠的款项累计已超过2亿元,可谓德泽广施,乐善不倦。张永珍说:“每次捐款并没有事先想到,只是看到别人有困难,觉得自己可以给予一些力所能及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