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盏还描有金彩,说明很重视这个盏。到金至南宋时,很多匠人逃走了,耀州窑烧的瓷器就没有那么好了,釉色有些泛黄。
 
北宋-金代 耀州窑黑釉金彩鸳鸯莲池纹盏
      这几年,我又喜欢上了龙泉窑、吉州窑等南方窑口。
      《收藏》:这种兴趣改变与国际市场有关系吗?
      麦溥泰:没有。国际市场追崇的一直是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定、官、哥、钧)的重器。这些重器代表着那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我也非常喜欢。五大名窑中,我只有汝窑没有机会收到。我收藏有一件哥窑杯,是90年代末在嘉德买的,当时大家都说不清楚是什么,我一举手就买到了。

 
宋 哥釉八方杯
      市场上的汝窑太少了,偶尔出现一件,也是被很多人抢,在财力方面,我又不一定比别人更强。汝窑存世只有几十件,哪一件藏在什么地方,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大部分都是在博物馆,如果出现一件汝窑不在这几十件之列,就容易有争议。
      对我来说,收藏重器是很重要的体验,只不过,除了这些重器,我也非常喜欢地方窑口的日常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可以反映当地的人文风采,更能代表当时窑口所在地的普通人的趣味,不值钱,但很有趣。
      当然,这只是个人爱好,对投资来说,可能并不适用。
 
宋代 福建将乐县万全窑青釉褐彩凤首瓶
 
北宋 巩义芝田窑三彩台盏
      《收藏》:对于瓷器收藏来说,真伪鉴定是一个门槛,您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麦溥泰:鉴定一定要多上手看实物,用手电筒看细节,用手去感觉重量,这与看照片、展览上隔着玻璃看是不一样的。在香港有个很好的地方是,每年的拍卖会都会有很多的古陶瓷,可以上手看,而且古董商会拿给我们看很多古瓷器。
      但是,我仍然依靠经纪人去掌眼。因为很多国外的拍卖会我可能不能去现场,只能委托经纪人代替我去检查,看看这些东西是否有问题,品相是否完整,因为90%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检查是否修理过需要专家把关。
      当然,古董行业有个规范,会提前告诉我们是否有损毁或者修理,尤其是在香港,如果古董商提前没有说明,等发现以后还可以退回去。
      《收藏》:您主要是在国外拍吗?
      麦溥泰:在国外拍得多,内地基本没有拍过,因为有政策限制。除了拍卖,我更多的是从日本、英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的古董商手里买。在香港藏家手里买的也不少,香港也有很多藏家收藏了几十年,东西很好,也很多。
      买宋代瓷器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日本人,他们很喜欢。我有很多瓷器是从日本买回来的,多是从大家族传下来的,比如德川家族等等,流传有序,用了好几百年。比如吉州窑树叶黑釉盏,其中有一件桑树的树叶花纹并不是平铺的,而是立体的,有一边翻转,这种几率是比较小的,通常是十个里面会有一个这样的花纹。

 
宋 吉州窑树叶纹黑釉盏
      《收藏》:现在海外瓷器好找吗?很多人抱怨东西不好找。
      麦溥泰:东西还有很多,13世纪到19世纪,很多中国的瓷器被运到日本。但是,现在很多游客去日本的古董店买东西,只是一时兴奋,只能买到简单的、普通的东西。因为古董店不会把好东西摆在店里,这些东西价格不便宜,肯定不会面对散客。如果要买重器,必须与古董商保持长久的密切联系,足够熟悉后,他们知道你要什么,才会把精品一件件发给你看,而且古董界有个网络,面对所有收藏家。
      《收藏》:这几年网上拍卖比较热,您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
      麦溥泰:不习惯。大部分网上拍卖的拍品价格与正常市场价格相比,高得离谱,不合理,所以这时候我是不会出手的。而且买东西一定要了解来龙去脉,了解传承和背后的故事,我在这方面比较挑。所以我通常会找有丰富经验的古董商做经纪人,找来源可靠的东西,如果有疑点,就会放手。东西是慢慢入手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