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帮”的前世今生:制假、买假、卖假!
2016/9/6 13:54:54

 
      邱季瑞捐赠风波发生以来,事件持续发酵,各种评论不断出现,其中“国宝帮”这一词汇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就“国宝帮”相关问题,我们采访了着名砚文化学者、古砚鉴藏家吴笠谷先生,他向我们谈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国宝帮”的前世今生
      吴笠谷说“国宝帮”简单地讲就是一个专门制作、买卖赝品国宝级文物的群体。赝品自古以来就有,它出自“赝鼎”,据战国晚期思想家韩非所着《韩非子·说林下》记载:春秋时,鲁国珍藏着一只名为“谗”的鼎,诸侯国都想要得到它,齐国伐鲁,索要“谗”鼎,鲁国就仿造了一个赝鼎,送给了齐国。于是,后来就以“赝鼎”指仿造或伪托的古玩文物。
      “国宝帮”这一说法大约已经有十多年之久,它之所以成了近年来社会舆论的焦点之一,与我们当下的收藏环境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关。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有民间收藏,所以当代收藏家的收藏历史并不长。而且其中有不少收藏家的藏品是只藏不卖的、只进不出,导致很多真品古玩文物在市场上已经不流通了。然而,随着近年来的收藏热,市场上对于古玩文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供不应求,“国宝帮”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个群体贯穿作假、买假和卖假三个环节,他们打着国宝的名义,制作以及买卖假国宝,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击鼓传花,以此来谋取名利。
      "国宝帮”三步曲之一:制假
      近年来,文物制假十分猖獗,具有规模化,地域化的特点,甚至有些地方直接有制假村出现,比如景德镇樊家井村以仿古官窑瓷扬名国内外,河南洛阳南石山村以高仿唐三彩出名。这些文物制假还导致一些着名的文博单位和文博专家“阴沟里翻船”,出丑露怯,比如上世纪故宫专家误把潘家园古玩地摊的河南造赝品北魏陶俑当真品,申请专款大量收购;已故的鉴定名家史树青误把赝品“越王剑”买下捐献历史博物馆等。吴笠谷还现身说法,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两个有关砚台作假的例子。
      有一次,吴笠谷雕刻了一方“邓石如小像端砚”并刻有自己的名字款识,被一砚商买走。不久之后,一位在文博界小有名气的朋友请他鉴赏自己新买的一方砚台,看完之后他发现正是自己制作的那一方,但朋友却坚称这就是清代着名书画篆刻家邓石如的砚。再仔细一看,吴笠谷发现这方砚上自己的名字款识被人用刀铲掉,作旧之后被冒充“邓石如收藏的古砚”高价出售。
      还有一次是他看见了一方清代的端石自然形虫蛀砚,没有铭款。后来在某个拍卖会上他再次见到了那方砚,通过对比砚的自然形状、雕刻图案以及形成石疵“虫蛀”的位置,可以判定就是原来那方砚无疑,但是砚背却落上了刘墉的款。原本是一方古砚,却被现代人作上了假铭文,然后以高价拍卖。
      吴笠谷说现在市场上古砚的作假不仅数量多而且比较难鉴别。因为古砚的辨别不仅要掌握各种砚材的差异、各个朝代的工艺特点等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对铭文的识别难度较大。铭文不同于书法,书法有笔力之分,铭文是刻出来的,造假相对容易。同时现代人的古典学养积累不足,很多收藏家在古文、书法、历史等方面的整体修养不够,他们对于铭文辨别的眼力还是有很多欠缺。
      "国宝帮”三步曲之二:买假
      有人作假就会有人买假,买假的人群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就是古玩文物的爱好者,他们收藏的目的是赏玩或者投资,但是由于资历尚浅,很难见到真品、上品,对充斥市场的赝品没有免疫力,没有比较,自然就眼力不够,容易以假为真,被动上当了。
      还有一类人就是知假买假,借古玩文物乃至“国宝”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