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陆洋:两宋时期支圈覆烧法的考古学观察
2024/10/15 12:34:22

【摘要】支圈覆烧法是将瓷器覆置于支圈窑具进行烧造的方法,在两宋时期使用频率较高、流行地域较广。本文从考古学的角度考察两宋时期支圈覆烧法的相关问题。将支圈分为盘形支圈与环形组合支圈两类,对各类型支圈的年代进行考证,认为以往的研究普遍存在年代判定过早的问题,进而进行分期研究。再对传播方向与路径进行讨论,认为定窑在支圈的传播中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其应是盘形支圈的创始窑场。湖田窑环形组合支圈的装置设计理念亦来源于定窑,又传播至周边的江西中部、湖南东部与福建西部地区。福建其他地区窑场则部分接受了湖田窑环形组合支圈的文化因素,并对其进行了扬弃式的再发展。
【关键词】宋代;支圈覆烧法;定窑;湖田窑;芒口将瓷器口沿朝下覆置烧造是两宋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类装烧方式,主要包括釉口覆烧与支圈覆烧两种。前者属于叠烧范畴,常通过在内底刮涩圈、放置支钉间隔具与粘钉等方式避免复数件同形器物的粘连。后者则是将器物覆置于支圈窑具进行烧造,是一类使用频率较高、流行地域较广的瓷器装烧方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由于采用后一方式烧造的器物口沿无釉,形成“芒口”,且其装烧窑具也较为特殊,故学界对支圈覆烧法关注较多,其研究性文章并不少见。但由于一直未发现关键性证据以确定各类支圈窑具的具体出现时间,支圈覆烧法的发展与传播问题始终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拟通过现有的考古材料,结合笔者在各地调查所收集的信息,从考古学的角度对支圈覆烧法的相关问题重新进行思考。
一、 支圈的类型与分布
支圈是承托覆烧器物的窑具,其兼具承托和间隔器物两种作用 [1] ,是研究支圈覆烧法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多用瓷土制成。根据整体形制的区别,可以大体将支圈分为两类。第一类可通称为盘形支圈,第二类则为环形组合支圈。
(一)盘形支圈 
多为斜直壁,胎壁较薄,整体形如盘子,部分无底中空。也有浅碗、钵等造型,本文不再进行区分。瓷胎烧制。可依据内壁是否存在多级出棱,分为两型。
A 型:无多级出棱。 
该型支圈发现于定窑、井陉窑、观台磁州窑、盂县磁窑坡窑与修武当阳峪窑遗址。如2009 年定窑涧磁岭 A 区发掘出土的 JCAT4 ⑤ b :323(图一:1),2016 年井陉河东坡窑址调查发现的 16JHD :39[2](图一:2),1987 年观台磁州窑址发掘出土的 Y6 ②:6(图一:3)、Y5 ②:72[3](图一:4)以及盂县磁窑坡窑考古调查发现例 [4](图一:5)与 2003 年至 2004年修武当阳峪窑址考古发掘出土例 [5](图一:6)。


图一 A 型盘形支圈1. 涧磁岭 A 区例 2. 井陉河东坡例 3、4. 观台磁州例 5.盂县磁窑坡例 6. 修武当阳峪例
B 型:有多级出棱。 
多见于景德镇湖田窑址,也被称为“多级垫钵”。如景德镇湖田窑址1988 年至 1999 年发掘出土的 97GT4 ②:203[6](图二 :1)以及泰顺玉塔窑址出土例 [7](图二 :2)12


图二 B 型盘形支圈 1.景德镇湖田例 2. 泰顺玉塔例
(二)环形组合支圈 
根据整体形制的差异,分为两型。A 型 :正 L 形。依据外壁与出棱转角处是否凸起,分为两亚型。Aa 型 :凸起。内壁与出棱转角大于或等于 90°。目前仅见于北方地区窑场。定窑遗址大量发现有该型支圈,口径尺寸与外壁高度不一,不再分型。如 2009 年定窑涧磁岭 A 区发掘出土的 JCAT2 西④:159[8](图三 :1)。另外,井陉窑 [9](图三 :2)、临城南程村窑 [10](图三 :3)、观台磁州窑 [11]、鹤壁集窑 [12](图三 :4)、焦作窑 [13]、扒村窑 [14]、磁村窑 [15](图三 :5)、缸瓦窑 [16] 等窑址也有所分布。




图三 Aa 型环形组合支圈 1. 涧磁岭 A 区例 2. 井陉例 3. 临城南程村例 4. 鹤壁集例 5. 磁村例
Ab 型 :不凸起。内壁与出棱转角约等于 90°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