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梅瓶“的演变
2020/9/2 18:13:18

      早期:多样化探索
      五代至北宋早期,梅瓶装饰主要是“胎纹釉理”模式。
 
      五代岳州窑青釉划花莲瓣纹,高43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北宋中期开始,逐渐以“范金琢玉”式和“文彩相彰”式展开,分别出现了分层、分块和单体折枝三种纹饰布局格式,口、颈部绝不会出现纹饰,胫足部时有时无,腹部或肩腹部成为装饰的重心部位。
 
北宋晚期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大朵牡丹纹梅瓶,高25厘米,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北宋晚期当阳峪窑白地黑剔花缠枝纹梅瓶,美国旧金山艺术博物馆藏
 
北宋晚期白地黑剔花缠枝纹梅瓶,高58厘米,日本芦屋山口谦四郎藏
 
北宋中晚期定窑白瓷刻花折枝牡丹纹梅瓶,高36.7厘米,江西永新县北宋元祐元年(1086)刘瑾墓出土
      辽代梅瓶装饰,集中突出腹部主题饰纹,只见分层和单体折枝两种格式。
 
辽代晚期赤峰缸瓦窑白釉刻划花填黑釉缠枝牡丹纹梅瓶,高38.5厘米,辽宁朝阳大庙乡邓杖子村辽墓出土
 
辽赤峰缸瓦窑白釉黑彩折枝纹小盘口梅瓶,高30.3厘米,辽宁建平县马场五十家子辽墓出土
      这种装饰特点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两宋时期的生活起居方式和室内家具产生变化,即从唐人的席地而坐转变为桌椅等高足家具,使得梅瓶的陈设位置产生变化。梅瓶的肩腹部是主要的视觉接触面,因此也就成为装饰的主题纹饰所在区域。
      另一方面,宋辽时期梅瓶的实用性功能要求必须配盖、座等配件,梅瓶的口、颈部必然被瓶盖遮挡,没有装饰的必要,下腹和胫足部也经常被瓶座遮挡而在装饰上有所放松。
 
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梅瓶,高29.4厘米,河南三门峡市宋墓出土
      金代梅瓶的装饰,流行多层式,北宋时作为分层界限的弦纹演变为带状纹。最流行的植物纹仍是缠枝,较多出现横枝结构,这种横枝结构的出现应该与多层格式导致每一层装饰带的高度被压缩有关。单体折枝格式已经比北宋时期成熟,倾向于绘画性。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些梅瓶的口颈部也出现了纹饰。
 
金代山西窑场茶叶末釉剔划花缠枝大叶纹梅瓶,高33.4厘米,山西汾阳市杏花村汾酒厂出土
 
金代磁州观台窑白釉黑剔花缠枝大花牡丹纹梅瓶,高30.8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金耀州窑青瓷刻花牡丹纹梅瓶,高30.5厘米,陕西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出土
 
金山西窑场白釉黑彩画花折枝牡丹纹梅瓶,高38.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金黑釉梅瓶,高41厘米,甘肃庄浪县出土
      西夏梅瓶的纹饰布局独特。口颈肩部一律不加纹饰,腹部大面积施加主题纹样,胫部采用草率的罩釉工艺,形成半釉现象,往往划双弦纹作为胫部与腹部的分界。
 
西夏黑釉剔划花开光折枝牡丹纹梅瓶,高37.3厘米,内蒙古伊盟郡王旗(今伊金霍洛旗)敏盖乡西夏窖藏出土
      腹部的纹饰布局有三种形式:开光形式,多以涟漪纹为地,开光内均饰折枝花;缠枝形式,只有单层的划花或剔划花的缠枝花;分层形式,以两道或三道划弦纹将腹部分为二三层,腹部的装饰带或做开光或做缠枝等形式。
      主题饰纹均为植物纹,以牡丹、芍药最为常见,还有形状类似石榴、芙蓉等其他花卉的纹样。装饰带常见波纹、卷草纹、叶状纹及桃纹等。值得注意的是,常常会借“扣口垛烧”工艺在肩部留下一圈刮釉露胎痕,起到了装饰带的作用。
      南宋梅瓶的装饰特征是:通过范金琢玉和纹彩相彰的模式,以刻划花和黑彩画花为主要手段进行装饰,在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等著名窑厂都有上乘表现。在纹饰布局上,也存在分层、分块儿、单体折枝等传统格式。分层格式也是分三层,有些分层加了开光,单体折枝最典型的表现在吉州窑黑釉剪纸划花器。另外,从北宋继承来的满饰格式又分为三种:缠枝结构、单元四方连续结构、密棱纹结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