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杭跳头遗址
2022/2/22 16:19:21

跳头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跳头村东北,遗址西南为天目山余脉,东北为杭嘉湖平原,遗址处于浙西山地丘陵区与浙北平原区的交界地带,遗址北侧南苕溪自西向东流过,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图1 跳头遗址地理位置
 
图2 跳头遗址地貌环境
因基本建设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晚商时期功能布局比较清晰的铸铜作坊遗址,取得重要收获。
发掘共清理不同时期灰坑70座、灰沟5条、房址2座、陶片堆4处、红烧土堆积18处、作坊遗迹1处、护岸遗迹1处以及大量柱洞(组合)等。出土陶鼎、甗、罐、钵、盆、豆、三足盘、圈足盘、觚、觯、鸭形壶、纺轮、器盖、支座,印纹硬陶罐、瓿、尊,原始瓷碗、豆,石锛、凿、斧、刀、镰、范、箭镞、纺轮,青铜斧、刀、箭镞、矛头,玉钺等遗物500余件。
 
图3 跳头遗址聚落格局
跳头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一处重要的史前以及商周时期遗址,堆积连续且演化特征明显,文化层年代从良渚文化时期延续至春秋时期,可分为七期遗存。
 
图4 T1510南壁剖面
 
图5 工作照-采集环境样品
 
图6 工作照-浮选土样
 
图7 遗迹-红烧土堆积1及石范出土时现场照
 
图8 遗迹-提取陶片堆积2陶片
 
图9 遗迹-陶片堆积3
 
图10 遗迹-H41细节照
 
图11 遗物-遗址出土部分植物遗存
遗址早期阶段遗存主要分布在发掘区西南侧边缘,根据遗存分布情况判断,该阶段遗存分布核心区还应在发掘区外围更靠近山麓的区域。跳头遗址第一期遗存年代为良渚文化时期,主要分布在⑩层地层以及⑨层下开口的一些灰坑、灰沟等遗迹,陶器以细泥、粗泥陶、夹砂陶等为主,其中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代表性遗物为T形足、鱼鳍形足、镂孔豆、圈足盘、袋足鬶等。跳头遗址第二期遗存主要分布在⑨层地层以及⑧层下开口的一些灰坑、灰沟、水井等遗迹。陶器以夹砂灰(黑)陶为主,绳纹、弦纹、刻划纹常见。鼎(甗)足以侧装扁梯形足为主。该期开始出现印纹硬陶,但烧制工艺还不成熟,从该期遗存特征上看应为广富林文化时期。
 
图12 遗物-跳头遗址第一期遗存(良渚文化时期)
 
图13 遗物-跳头遗址第二期遗存(广富林文化时期)
 
图14 遗物-跳头遗址第三期遗存典型组合
 
图15 遗物-跳头遗址第三期遗存花边口沿、鼎足等
跳头遗址第三期遗存为本地区首次发现,主要分布在⑧层地层下部,以及部分⑦层下开口的灰坑,如H45、H65等。该期遗存代表性器物为肩部施有弦纹,腹部及底部施横向、竖向、斜向绳纹的侧扁足鼎、甗,从器形与装饰风格上看兼具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的特征,过渡性质明显。同时花边口沿等特征又表明该期遗存受到二里头文化的强烈影响。跳头遗址第三期遗存原始瓷和印纹硬陶技术已经成熟。从跳头遗址前三期遗存看,良渚文化晚期已经丧失了对本地区的控制力,来自北方的龙山-二里头文化以及浙西南闽北的印纹硬陶文化多波次入侵,与当地传统文化一起推动和塑造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向早期青铜时代的过渡。
 
图16 遗物-跳头遗址第四期遗存(马桥文化时期)
跳头遗址第四期遗存主要分布在⑧层地层顶部以及⑦、⑧层交界的房址、陶片堆等遗迹,典型器物有陶觚、觯、单把壶、凹弧形鼎(甗)足以及大量半月形穿孔石刀、石锛等,该期遗存年代应为马桥文化偏晚阶段。
 
图17 遗物-跳头遗址第五期出土石范(商代晚期)
 
图18 遗物-跳头遗址第五期出土铜锭与青铜器(商代晚期)
 
图19 遗物-跳头遗址第五期遗存典型组合(商代晚期)
跳头遗址第五期遗存是遗址遗存保存最为完好,聚落结构最为清晰的一个阶段,年代应为商代晚期。该阶段存在人为对遗址空间环境的改造,通过人为有意堆筑的台地构成聚落的基础,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