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古陶瓷上的鱼纹装饰
2022/6/22 16:21:45

鱼是中国古人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常被古人赋予祥瑞的寓意,《史记·周本纪》中便记载有“鸟、鱼之瑞”的典故。
从考古材料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上就已出现鱼纹,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此后商周青铜器、汉代铜洗、唐宋以后的瓷器上,鱼纹都是常见的装饰纹样,代表着多种吉祥寓意。本文以安徽出土、传世陶瓷器上的鱼纹为例,试分析各时期鱼纹的特点。
汉唐朴素的双鱼纹
陶灶是汉代一种常见的随葬明器,为仿墓主人生前日用实景,有些较精致的陶灶上不仅有釜、盆、勺等炊具模型,灶面还会塑有鱼、肉等待煮的食材图案。
1965年安徽省定远县靠山集汉墓出土的这件绿釉陶灶(图1),长45.3、宽23.1、高21厘米,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此绿釉陶灶为东汉时期典型的陶明器,器型较大,灶面上方中部堆塑有两条鱼,象征着美味的食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双鱼纹”。
 
图1东汉绿釉陶灶
双鱼纹铜洗是汉代至魏晋时期一种较为多见的铜器,而瓷质的双鱼纹洗则较为少见。1956年安徽省合肥市东郊三里街西晋墓出土有一件青釉双鱼纹洗(图2),高13.7、口径26.5、底径16厘米,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这件瓷洗折沿、深腹、平底,洗外壁施青釉,并印有麻布纹,上腹部饰三道弦纹,洗内壁、内底不施釉,内底部刻双鱼纹,纹饰较浅,较为模糊。此件青瓷双鱼纹洗造型和纹饰都与汉晋时期双鱼纹铜洗相似。
 
图2 青釉双鱼纹洗
到了唐代,长沙窑中也有一类在壶流下方模印双鱼纹图案的执壶,1974年安徽省博物馆(今安徽博物院)在安徽省巢县征集入藏一件唐代长沙窑青釉模印双鱼纹执壶(图3),敞口,长颈,溜肩,肩部前置八棱形短流,后置双股式鋬,瓜棱形鼓腹,平底实足,外壁满施青釉,釉面有细小的开片,执壶流口的下方模印双鱼纹,两条鱼并拢相连,合成一个双鱼结的纹样。
 
图3 唐代长沙窑青釉模印双鱼纹执壶
唐代有趣的三鱼共首纹
就笔者所见,安徽出土过两件唐代三鱼共首纹瓷器。其一为1984年安徽省六安市椿树镇唐代乾符三年(876)卢公夫人墓出土的邢窑白瓷三鱼纹擂钵(图4),高3.2、口径13.2、足径5.5厘米,现收藏于六安市文物局。
这件擂钵敛口,浅腹,矮圈足,口沿边开一流口。钵内刻有较深而细密的网纹,学者研究分析其用途是研磨器。钵内底中部巧妙地运用三条弧线刻划出共用一个鱼头的三条鱼纹,中心共一个鱼眼,三鱼身均以小弧线刻出鱼鳞。
擂钵的口沿及外壁上半部施白釉,擂钵内壁及外壁下部、底足不施釉,胎质细腻粉白,釉色洁白,为唐代邢窑产品。因为该墓葬为明确纪年的唐代晚期墓葬,因此这件三鱼纹擂钵的时代也应为唐代中晚期。
 
图4 唐代邢窑白瓷三鱼纹擂钵
同样为三鱼共首纹饰的唐代瓷器还见有一件安徽博物院收藏的寿州窑黄釉三鱼纹碗(图5),高5.3、口径14.4、底径6.2厘米,1956年安徽省巢县柘皋出土。
敞口,浅弧腹,圆饼形足,口沿部残缺三分之一。釉色深黄,有开片,碗内同样用三条弧线刻划出共用一个鱼头的三条鱼纹,并共一个鱼眼,又以细密的线条刻划出鱼鳞和鱼尾,刀法较为随意,具有朴拙之感。
 
图5 唐代寿州窑黄釉刻三鱼纹碗
这种被称之为“三鱼共首”或“三鱼争头”的纹饰,最早在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上便已出现雏形,唐代以后的陶瓷器上有较多的运用,1987年安徽省宣城市养贤乡出土的一件元代黄釉三鱼纹扁壶(图6),其腹部也刻有相似的“三鱼共首”纹。总而言之,三鱼共首纹相比于前文所介绍的双鱼纹具有更高的艺术性,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图6 元代黄釉三鱼纹扁
宋元经典的双鱼纹洗
宋元时期,龙泉窑和景德镇窑都常见一种双鱼纹洗或双鱼纹盘。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元代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洗(图7),高3.7、口径13.3、底径6厘米,上世纪50年代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