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八年,唐英奉旨编撰《陶冶图说》,制图20幅,对景德镇瓷业在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制匣、制坯、炼取青料、彩绘、施釉、装烧、洋彩、包装等进行科学的总结和记载。
 
清乾隆 各种釉彩大瓶
  乾隆窑冶古今中外于一炉
      乾隆( 1736—1795 年)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乾隆窑产品,主要指唐英督理窑务时的制品。唐英原为内务府员外郎,早在 1728 年(雍正六年)即到景德镇御窑厂“驻厂协理”窑务,担任年希尧的副手。在 1736—1749 年(乾隆元年至十四年)、 1752—1756 年(乾隆十七至二十一年),唐英先后任淮安关、九江关监督,兼理景德镇窑务。唐英不仅一般地管理厂务,完成朝廷交办的大量瓷件,而且深入窑厂,研讨工艺,在仿造和创新上成就显著。每年贡献给朝廷的大小盘、碗、锺、碟、瓶、勰、尊、彝等,多达 57 种。《景德镇陶录》记述唐英的成就说:“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土则白壤,而埴体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乾隆窑继承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精华,所仿历代名瓷几乎无所不有,同时吸收东、西方艺术,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制瓷工艺,力求新的创造,真可谓集各种技艺之大成,冶古今中外于一炉了。
      李鸿章筹银兴复御窑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攻打到景德镇,咸丰五年,太平军烧毁御窑厂,御厂被迫停止烧造。时至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军机大臣李鸿章筹银十三万两,命九江关督蔡锦青在御窑厂旧址重建堂舍72间,兴复御窑,所有督陶事务,由九江关监督遥领。同治七年(1868年)御窑厂为同治皇帝大婚烧造喜宴瓷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御厂制度终止,至此景德镇珠山御窑厂经过了近六个世纪的漫长历史。
      短命的“洪宪窑”
      1916年,还有所谓“洪宪”。袁世凯窃国称帝,建号洪宪,仿效明、清两代皇帝,派遣陶务监督到景德镇督造御用瓷器。袁世凯是个短命的皇帝,洪宪窑也跟着短命。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