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日本基金会(Nippon Foundation)的领导地位也逐渐被台湾的迟梅文化基金(Chi Mei Culture Foundation)所取代,和日本基金会一样,迟梅文化基金也曾经将自己购得的一些乐器无偿赠给一些顶级音乐家。而迟梅的初衷就是希望可以将一些资源合理分配,使得真正从事艺术的人可以有所裨益。
  但是这个游戏的焦点认识在关注还是这些弦乐器(当然一些珍贵的弹拨乐器也是其考虑的范围之内,其购买乐器的总合资大约为4万欧元)。而一些陈旧的木管乐器和一些铜管乐器,或许是因为它们自身难以被修复,或许自身的音质难以有所进步,因此都不在这项“游戏”考虑的范围中。
  而另一方面小提琴杂志(The Strad magazine)每个月都会发布一个有关一些旧乐器热门程度的拍卖报告。但是该杂志的编辑Ariane Todes指出,之所以现在这些旧乐器价格飙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价无市。她自己曾经购买了一架1757年制造的Sebastian Klotz小提琴,20年前该琴的售价也仅有7000英镑,而如今却没有去升级的计划了。
  而对于那些刚开始从事乐器收藏的新手,她的建议是:“我个人感觉去一些有名的交易商中购买乐器要比去拍卖行淘更安全。人们之所以趋向去拍卖行购买乐器是因为人们总觉得自己能以很少价钱购得一件绝世珍品,而人们很可能因此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彭金美)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