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我的态度。赴挪威的展品与铁路用瓷不一样,铁路用瓷是餐具,是面向国内的日用瓷,赴挪威的是陈设瓷、艺术品,从国际意义上说,是龙泉青瓷重新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第一次亮相,更是恢复海外贸易的一次实力展示,意义非常重大。我是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不能不以国家利益为重,因此二话没说,就把担子接下来了。任务是接下来了,但困难很大,没有资料,没有生产经验,好在对外文委非常支持,给我寄来了我需要的故宫、延安、遵义等方面的许多参考资料,我边吸收借鉴边设计,耗时近两个月,将全套图纸及方案报送对外文委审批,获得通过。然后我又亲自参与制作模子,摸索生产用料用釉的配方,与实验组的同志日夜奋斗,终于将展品如期完成,受到了对外文委的表彰。这批展品共有13件套,包括大众瓶两件、四瓣扁瓶、八头竹节文具一套、万年青瓶一件、万岁罐一件等共34件。
这批展品中,最奇妙的是其中的一只“大众瓶”,开片哥窑,因为窑变的关系,出窑时变成了红色,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瓷厂的人都说,这是青瓷史上从没见过的奇迹。可惜的是,这只瓶在展后被挪威收藏了,同时收藏的还有另外一件万岁罐。大众瓶,是我设计并命名的,还是那个突出政治时代的产物名称,口较梅瓶为大,有点观音瓶的意思,鼓腹,瓶身往下逐渐收敛,线条柔和,哥窑开片,端庄自然。

 

1967年在挪威展万岁罐

 
1971年接待尼克松的云鹤瓷碗
 
    自此以后,我的设计能力得到了工厂和上级领导的赞扬,我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劲头十足。1971年,我的工作有两件大事,一是为国家赴北美展览,设计了花瓶、文具、竹节杯等。第二件事就是承担了为浙江宾馆设计制作、招待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使用的大型成套青瓷高档餐具的任务。基辛格秘密访华后发表了尼克松访华的公报,中方为接待尼克松总统做了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用餐的餐具。这个任务的下达时间是11月8日,为保密关系,称为“118工程”,把餐具生产当做一个工程来做,可见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在接受这个任务之前,我和我的同事们从未见过接待外国元首使用的餐具,为此去杭州饭店实地去见识见识。杭州接待外国元首成套的中餐具,数量很大,有椭圆长达38公分的大鱼盘、直径34公分的大热菜盘、28公分的大汤盘,还有40多公分的总盘……对于“118工程”这个前所未见的政治任务,省里县里全力支持,工厂组成了以我为主的三十余人的技术攻关队伍,三套人马,四个车间,边设计边制作。我针对秋天下达的任务,设计构思了“仿古鹤翔天宇”的图案,秋天晴空高远澄碧,与青瓷的釉色协调,仙鹤翱翔,富有诗情,也吉祥如意,宋徽宗的《瑞鹤图》就是群鹤飞翔,古代诗人也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句子,既有积极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又没有政治色彩,方案很快得到通过。但是落实到生产上,却不是一帆风顺。当时工厂设备相当落后,特大鱼盘和总盘上釉后一进炉就变形的厉害,完全不能用,我提出借用景德镇和湖南醴陵瓷厂的技术人员协助,他们在成型烧制大型瓷件上有丰富的经验,我与工人们吃住一起,边生产边修改方案和模具,连续工作了三个月,终于按时保质地完成了这项政治任务,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扬,并为龙泉瓷厂今后成套餐具的生产积累了经验。
进入改革开放后,龙泉青瓷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国性的甚至世界性的展览一个接一个,龙泉瓷厂受邀参展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我初步统计了一下,我参与的设计大约有如下次数:
1978年参加在法国举办的“中国工业品展览”,有艺术品、日用瓷五件套,同年为日本商人举办“龙泉青瓷展览”,设计制作了七个品种二十余件套;
1979年参加约旦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