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八国举办的经贸展览和摩洛哥等十国的国际博览会;
1982年参加意大利、巴拿马、哥斯达黎加三国国际博览会,作品有11件;
1983年参加日本石卷市中国浙江工艺品展览;
1984年参加巴基斯坦展览;
1985年参加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
1985年参加第四届亚太地区博览会及香港陶瓷博览会;
1987年参加巴西博览会;
1991年参加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等等。
印象比较深的是,1985年在日本东京北部的新兴科技城筑波举办世界博览会,主题是:人类、居住、环境与科学技术。这是日本第三次举办世界博览会,我国参加了这届世博会,国家要求龙泉瓷厂必须有两件套展品参展,并要求作品体现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符合日本人的观念嗜好以及审美观,并从北京派了专人来龙泉督造。这个任务落到了我的头上。我设计制作了三套图纸,精选一套上报北京获得批准。这是一套哥窑日用瓷——九头六角茶具,器型新颖别致,紫口铁脚,釉色滋润肥厚,历史上哥窑没有茶具品种,在龙泉自属新颖器皿,这让日本人大为惊喜,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好评如潮。这套作品后来被日本国收藏了,广交会上有三家日商要求定货。这套茶具还获得了1988年全国轻工业优秀出口产品银奖和1989年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
1983年广交会上,香港客商拿来一本日本出版的有关我国东海沉船上的瓷器图片,指着其中的青瓷莲瓣碗和一只瓢,问我能不能复烧。这是弟窑粉青,釉水丰腴适度,装饰美丽,我端详再三后回答:可以。回去后,我经过多次努力,成功复制了这只莲瓣碗。这只碗,撇口,粉青色,碗外浅刻两层莲花瓣,碗底部12朵丰满短瓣花,腹部24瓣修长莲瓣,排列整齐有序,碗内是鱼戏荷莲,雅致、高贵。这只碗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先是被评为1984年浙江省日用轻工优秀“四新”产品,在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中获得了第二名,在建国50周年的中国工艺美术成果展上,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1984年设计制作的梅子青冰裂莲瓣大碗

 
1989年设计制作的莲瓣碗
 
1984年,在“广交会”上,日本商人拿了一块影青樱花瓷片,要求按此仿制定货。龙泉青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和梅子青,影青釉为水绿色,白里透青,是景德镇青白瓷的特点,我即刻想到陶瓷专家梅健鹰教授在龙泉瓷厂搞过影青弦纹洗,龙泉青瓷也应该把这种釉色发扬光大,于是回到上垟立刻动手,很快就创作出了影青桃花菱口挂盘,中间是盛开的七瓣樱花,周边五组花叶相衬,每组三叶一花,浅浮雕,有深有浅,有凹有凸,釉水有厚有薄,光线在上面折射,有明暗反差,显得洁雅、美丽。适逢杭州“四新”产品评比,我送去参展,一个星期后获浙江轻工业厅“四新”产品一等奖。浙江省轻工厅的专家、领导劳法盛、叶宏明对此十分欣赏,当轻工部陶瓷专家李国桢、刘可栋在陈列室看到这件作品后,便问我:“这挂盘釉色淡雅、滋润,显得很高贵,能不能做成成套餐具?如果成功,国际国内市场绝对不会有问题。”这对我是个启发,我查找史料,进行调研,了解到景德镇虽在宋代有过影青瓷的大批量生产,但都是单一的碗、壶、盘、盏等,不成套具,进入元代,影青渐被青花取代,直到今天,很少生产。影青与彩瓷相比,是唯独不含铅的瓷器,有很大的市场优势,于是我二年我就申报了“97头影青成套餐具”的科研项目。
这种釉色的成套餐具,对龙泉瓷来说,是融科技与生产为一体的新玩意,领导非常重视,由我主创,下派十多个人协助制作。虽有前面的成功经验,但对于97头各式器型的图案,不是一件挂盘所能解决的,这对我又是一个考验,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创作中去,设计多品种的图纸和器型,图纸画了无数张,制作的人也一遍遍、一次次、一丝不苟地制作。97头全套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