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精湛的制作工艺
2012/3/11 22:10:19

    唐代三彩釉陶的生产情况,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的资料证实,它们是在窑场作坊里生产的。迄今为止,发现生产规模最大的三彩釉陶瓷窑的遗址,是在河南巩县的大黄冶、小黄冶、白冶河、铁匠炉、苇园村一带,范围有十多里地。这一带的地质结构是石炭二叠纪的粘土矿层带,属于水白云母次生高岭类型,即优质的北方瓷土。这种粘土一般呈青灰色,含铁量比较低,质地细腻,相当纯净,含砂粒、杂质较少,硬度不大,粉碎、捏冻等加工相当容易,可塑性较强。根据对有绝对年代可考的三彩釉陶制品的胎体和河南巩县三彩窑场遗址出土的古代灰白色粘土原料进行化学测试分析,其胎料的化学成份与景龙三年(公元709年)的三彩釉陶和原料土块接近,而这些原料又和乔沟等地瓷土的成份一样,说明唐代三彩釉陶的制作是就地取材的。根据三彩釉陶窑址的调查证明,该窑场同时还生产白瓷(包括粗白瓷和质量比较高的细白瓷)、黑瓷。而对该窑址进行编年研究的结果,三彩釉陶并不是这个窑场最早的产品。三彩釉陶开始于唐代初期,至盛唐产量大增,质量高,艺术水平也达到高峰。盛唐以后这个地区的作坊,根据地面调查的情况判断,当时生产已有分工,有专门生产俑人形象、有专门生产生活用具、有专门生产动物制品,表明盛唐以后三彩釉陶的工艺加工专业化了,生产效率和商品性都增强了。
    三彩釉陶的原料在作坊附近选定以后,开采出来要经过晾晒,捣碎,剔除其中的杂质,以保证质量。从器物来看,胎体大多数是洁白的,少数白中泛红,这不是因为原料所含成份的不同,而是由于在焙烧时温度和气氛影响的结果。瓷窑作坊建立在河流旁边,原料经过晾晒,初步捣碎和挑选以后,还要进行细碎、捏练和陈腐等工序。如果原料比较纯净就不必进行淘洗,沉淀等工序;如果原料质量不好,含杂质很多的话就要进行淘洗以后再捏练和陈腐。原料加工是利用河水的流动,冲击作动力,例如在巩县窑白冶河遗址,河沿发现石碾轮和石杵(碓石),白冶河发源于村南水地河的石泉。1963年在水地河修建水库时,在工地上清理出直径为1.1米,中心厚度O.24米,轴孔为O.18×O.18平方米的大石碾。1976年在黄冶河窑址进行考古试掘时挖掘出石杵多件,这是用来加工质地比较坚硬的原料的工具。同时1963年考古发掘时还清理出练泥槽、澄泥池,说明这是原料加工的地区。从原料到制作的工序看,是完全符合古代陶瓷生产的一般规律的。
    将调查中得到的三彩釉陶碎片和该窑场的细白瓷、粗白瓷、黑瓷比较,胎料是接近的。三彩釉陶的原料加工没有白瓷那样严格,然而三彩陶器的泥胎配制根据不同的制品而有所不同。这样既保证了制品的成型,也保证在高温焙烧中不变形。那些精细作品的原料必须选择好,并经过长时间的陈腐和捏练,泥料充分水解,颗粒之间产生较多的胶质薄膜,获得良好的可塑性能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三彩作品成型的稳定性。
    三彩釉陶的成型工艺:有轮制、模制、雕塑、粘接四种。
    轮制成型:生活用具,无论是碗、盘、杯、碟等圆器,还是罐、壶、樽、瓶等琢器都是用轮制成型的。
为了保证器物的规整和不变形,工匠必须根据器物的大小,合理设计坯体各部分的厚薄,如一个盘子,口沿胎体必须很薄往下逐渐加厚,到器壁和底部衔接处就相当地厚了,这种过渡关系的安排,半成品的变压系数,工匠们是充分考虑到的。除了作品美观以外,还保证了半成品在窑里受高温焙烧时不变形。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旁边的陪葬墓,即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精致的三彩盘和三彩折腰碗就是这样成型的代表作品。
模制成型:(图158)一些不规则的器皿,如椭圆形、方形、多边形、瓜体形、花瓣形、兽头形等等器皿,都是用模制成型的,模制成型分单模与合模两种。单模是一个模子,将泥料放入模一次挤压而成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