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彩绘名家潘匋宇之侄。1917年后在江西陶瓷职业学校任教,1925年曾在北京任瓷绘技师。潘氏擅画花鸟、山水,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享盛誉。
    汪大沧(1901-1953年):民国时景德镇绘瓷名家,号一粟,别号桃源老农,安徽黟县人,成名于珠山八友之后,20世纪40年代在景德镇享有盛名。汪氏早年毕业于浮梁乙种工业窑业学校,曾得名师潘匋宇指点,后又师从毕伯涛习诗词,其代表作品多以秃笔绘山水,用笔简练沉着,具有豪放浑厚之气,款字前多加“黟山”字样。印章款有“汪一粟”“大沧”等。
    刘雨岑(1904-1969年):景德镇绘瓷名家,原名玉成,后改名雨岑,后又改为雨城,斋名觉庵,别号澹湖渔,安徽太平人,寄居鄱阳,珠山八友之一。刘氏15岁时就读于饶州江西省立第二乙种工业学校饰瓷料,为彩瓷名家潘匋宇弟子。1922年到景德镇绘彩瓷,擅长花鸟,并创水点桃花技法,在粉彩艺术上产生极大影响。作品形象生动,设色清新,但传世作品不多。其款识或为“雨城”,或为“澹湖渔刘雨岑写”,或长题。印款有“雨岑”“平氏”“竹”“人”等。
    陆云山(1901-1974年):景德镇绘瓷名家,江西丰城人。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1910年随兄陆隐山去天津裕丰瓷行学徒,1915年至1932年先后在唐山、上海、九江绘瓷。1937年后定居景德镇。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陶瓷研究所、艺术瓷厂工作。陆氏擅长花鸟,创粉彩与新彩相结合,圆笔与扁笔及指画技法相结合,丰富了瓷画的表现力。在景德镇艺坛有“八小名家”之誉。
    余翰青(1902-1987年):景德镇绘瓷名家,名达,号爱墨山人、传芳居士、清平画室主人,晚年号拙翁,江西乐平人,成名略晚于珠山八友。余翰青19岁时在景德镇习陶艺并从事画面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任教。余氏高寿,从事陶瓷美术和中国画创作60余年。擅长粉彩花鸟,构图简洁,着色淡雅,具有韵趣。
    刘希任(1906-1967年):绘瓷名家,江西南昌人,斋名再思轩、永华堂等。20世纪30年代后期成名于南昌,为南昌彩瓷艺人中的领军人物,作品售价并不低于景德镇名家。早期作品多为“丽泽轩”“新中华”收购。40年代后期,在南昌开中南瓷庄,自产自销。1957年后为土产公司绘瓷。刘氏擅长人物,受王琦影响较大,笔法酣畅淋漓。晚年多绘花鸟与雪景山水。作品款识多见长题。印文有“南昌刘”“希任”“刘希任画”等。
    毕渊明(1907-1990年):景德镇绘瓷名家,号至乐老人,安徽歙县人,毕伯涛之子。1921年在江西瓷业公司学习彩绘。擅长画虎,有“毕老虎”之誉,其画虎瓷板为收藏者所看重,视为珍品。
    时幻影(1908-1968年):安徽黟县人,擅长画鱼,有“鱼痴”之称。所画之鱼无论纸上还是瓷画,皆有怡然自得之感。
    章士保(1909-1987年):民国时景德镇绘瓷名家,江西进贤人。擅长粉彩花鸟,尤精墨彩花卉。画风清润,笔法纤秀。20世纪40年代成名于景德镇。
    朱明(1924-1978年):江西鄱阳人,曾在中国陶瓷社绘瓷,在东方艺术学校任职。艺术功底深厚,艺术表现涉及到多方面,有插画、漫画、水粉、水彩、国画和陶艺装饰等。
    李明亮: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由款识可推知他为皖南人。其作品多为草虫小品,境味隽永,笔法细劲,工笔写意结合,色彩明净,为民国时景德镇彩瓷名家之一。李氏作品款识别有风格。除传统的干支纪年外,亦有公立纪年。
    万云岩: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民国时景德镇绘瓷名家,又名石山,江西南昌人。30年代初曾为南昌丽泽轩绘瓷。抗战后到景德镇开店绘彩瓷。50年代调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