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中国早期图象文字日、月、山、云
2024/8/9 16:30:10

自大汶口文化出土了刻有符号的陶器以来,就一直成为热点话题,被认为与中国文字起源问题有密切关系。
 
大多数学者认为大汶口陶器符号属于文字,只是对该文字所处的具体发展阶段的估计不同。也有少数学者否认这些符号是文字,理由是文字除了象形还应有表音功能,因此只能算是原始记事,这种观点主要在于对文字的定义和理解不同。
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认可大汶口陶器符号与后世中国文字的密切关系,认为其一脉相承。对于符号的具体表意,也已经有一些释读,但说法较多,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
 
1974年的《大汶口》发掘报告就指出,这些符号有意识地刻在器物一定的部位,且在不同器物上反复出现,表示已经不是偶然出现的东西了。报告将其定义为“我国早期阶段的图象文字”,并分析其图案形状与太阳升起、云气、山峰、石斧石锛等自然现象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认为这些象形文字是原始时代人们辛勤劳动生活在意识上的反映。此外,还进行了与更早的仰韶文化刻划符号的比较,指出仰韶符号只是一些简单的笔划,大汶口则更接近后来的象形字。
 
有日、月、山形状的刻画符号
 
根据后来出土的更多大汶口陶器符号,学者李学勤(1987)总结,大汶口陶器的刻划符号有一些值得重视的特点:
1.同后世的甲骨文、金文形状结构接近,看起来就产生很像文字的联想。
2.只见于特定器种,而且在器外壁的一定位置上,与金文在器物上的位置类似。
3.象形而有相当程度的抽象化,不是直接如实的描画。
4.与装饰性的花纹不同,不能分解为若干图案单元。
5.符号的形状可有变化。
6.有些符号总是涂朱,可能有特殊重要性。有的符号加填小圈。


最早出土的四种刻划符号
 
后来出土的刻划符号,下同





 
古文字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