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海刻瓷 华夏一绝
2016/4/5 22:45:03

 
《侯一民像》 刻瓷盘 直径740mm
 
《爱因斯坦抱手侧面像》 刻瓷盘 直径510mm
 
《日月观音》 刻瓷盘 直径510cm
 
《盛装迎宾》 刻瓷板 1400mm×100mm
所谓刻瓷,也叫瓷刻,顾名思义就是在烧成以后的瓷器釉面上雕刻。刻瓷艺术是使用天然金刚石、人造金刚石、合金等硬质材料制作的刀具,在瓷器釉面上雕刻山水、花鸟、鱼虫、动物、仕女人物、肖像及书法等各类题材的作品,并根据不同釉色和不同工艺敷色或不敷色而显形的一种雕刻艺术。
 
《中华五岳雄千古系列作品之中岳嵩山》 刻瓷瓶 高65cm
刻瓷艺术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乾隆皇帝经常在他所喜爱的瓷器上即兴提笔赋诗,以寄情抒怀。为了能让皇帝的御笔墨迹永世保留下来,宫内的御匠就使用硬质刀具把它雕刻后再敷以墨色。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刻瓷艺术。有据可考的,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乾隆年间的刻瓷作品,是在宋代汝窑的一件“洗”上雕刻的,这是目前所见到最早的刻瓷品。后来,清廷还在皇宫内专门设置“造办处”,聚集了各地能工巧匠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刻瓷品。
 
《中华五岳雄千古系列作品之一西岳华山》 刻瓷瓶 高65cm
清光绪28年(1902),顺天府尹陈壁承办农工学堂,开设了各种工艺课程,刻瓷就是其中一科。当时聘请了上海的刻瓷名家华约三为教师传授刻瓷技艺,其中朱友麟、陈智光为首届学员。到了清末学堂解散以后,20多名学员都先后改行,为了生活各奔东西,最后在北京坚持下来从事刻瓷艺术的只有朱友麟和陈智光两人。朱友麟的作品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示,获得银质奖。
 
《中华五岳雄千古系列作品之一南岳衡山》 刻瓷瓶 高65cm
民国前期,刻瓷艺术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淄博的中国陶瓷馆就收藏有44件这个时期的刻瓷作品。但民国后期因为战乱,这门艺术逐渐凋零、几近失传。庆幸的是上世纪70年代,经过陶瓷艺术家的挖掘和研究,刻瓷艺术在淄博得以复兴,并获得蓬勃发展。近年来,刻瓷艺术作品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和政要。许多刻瓷名家赴国外进行表演和交流,越来越多的刻瓷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大展中获得金奖。目前,淄博已经有60多位以上刻瓷艺人先后获得了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这门艺术也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此,刻瓷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业界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华五岳雄千古系列作品之一东岳泰山》 刻瓷瓶 高65cm
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刻瓷艺术在复兴发展中,一直不断创新。由传统的点刻工艺、线刻工艺为主发展形成目前的点刻、线刻、面刻和釉雕等四种主要工艺。创作时根据瓷器釉面的颜色、使用工具、表现题材以及瓷质的不同,又将点刻工艺分为浅色釉面雕刻法和深色釉面雕刻法;线刻工艺分为浅色釉面雕刻法和深色釉面雕刻法;面刻工艺分为浅色釉面雕刻法和深色釉面雕刻法。点刻、线刻、面刻工艺雕刻后敷色显形,釉雕则是在深色瓷器釉面上利用釉面层与白色胎体的色差,使用合金刀具雕刻出丰富、细腻的层次表现立体形象,无需敷色。釉雕虽然出现较晚,但对创作者的雕刻技艺要求最高,它突破了传统刻瓷工艺,使刻瓷艺术产生飞跃。使刻瓷艺术的表现力及艺术品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华五岳雄千古系列作品之一北岳恒山》 刻瓷瓶 高65cm
当今政通人和,盛世收藏,诞生于北京宫廷里的刻瓷艺术以其出身高贵,艺术品位高雅等特性,在工艺美术门类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逐步走向成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收藏家的青睐。 
丁邦海,1961年3月出生于山东淄博,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首席技师。作品在省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