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王者之城”——山东焦家遗址
2019/1/25 15:14:28

 
      大约5000年前,在现今山东济南的章丘区的焦家地区,生活着一个大型的新石器时代聚落。2016年-2017年,山东大学的考古队对这一聚落的遗址进行了为其两年的深度发掘,也使得我们跨越5000年的时光,重新实现了和先民的对话。这一考古发现,也顺利地入选了2017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那么, 焦家遗址为何能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的发掘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有何重要意义?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主持这次考古发现的山东大学的路国权教授,为我们掀起这座距今5000多年的济南城的神秘面纱。
      一、一部聚落变迁史、
      说起焦家遗址, 从发现到发掘, 前后经历了30年时间。1987年春文物普查时被发现, 1990年进行过试掘, 但真正将其推到聚光灯下, 是2016年-2017年春夏, 山东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系进行的为期两个年度的考古工作。
 
航拍焦家遗址
      据悉, 本次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 发现了极为丰富的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古代遗存, 既包括夯土墙和壕沟, 又有100多座房址的居住遗迹, 除此之外, 200多座墓葬和大量的生活类灰坑、祭祀坑及出土的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也尤为引人注目。丰硕的发掘成果惊艳了世人, 也昭示了焦家遗址作为鲁北古济水流域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意义的大型聚落的重要史实。
 
山东大学焦家遗址考古队
      整个发掘区以贯穿遗址东西的道路为界, 分南北两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里, 发掘区的聚落功能从早到晚经历了居住、埋葬和居住三个发展阶段的变迁。
      最早期, 人们居住在面积约5-15平方米的半地穴式房屋里, 房屋在空间上有分群分组的现象, 房子在功能上有储存、手工业作坊、居住之分。
 
焦家早期居住区址
      后来这片区域变成了埋葬区。焦家遗址共发现215座大汶口文化墓葬, 多以成排成列分布。从随葬品显示的年代推断, 这批墓葬延续时间有几百年之久。
      后来, 墓地的功能消失, 这片区域又成了古代居民的生活区域。这时候的先民居住在地面式的小排房中, 由东西向的两间或三间小房屋组成。房址在空间分布上较有规律, 成列或成群分布的特征明显。
 
焦家晚期居住区
      这两个时期房址的发现, 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
      二、一座王者之城
      在考古界, 界定一座遗址曾是一座城, 一般认为它有一个核心的代表要素, 就是有城墙、有壕沟, 它的城墙是夯筑的。焦家遗址中, 夯土城墙、环绕城墙的壕沟、一批高等级墓葬, 以及大批量的玉器、白陶和彩陶的的发现, 昭示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 焦家遗址已成为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中心聚落, 是当之无愧的早期都邑。
 
焦家遗址范围,紫色为环形壕沟
      据介绍, 在遗址发掘区南区的中南部位置, 发现了夯土城墙迹象, 墙体外侧为壕沟。墙体已出现版筑技术。为了考察城墙和壕沟的范围, 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 确知壕沟的平面形状近椭圆形, 总面积超过12万多平方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从墓葬体量、葬具和随葬品等情况来看, 当时社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化。从葬具角度看, 出现重椁一棺和一椁一棺的大型墓葬。葬具使用率很高, 这在全国同时期的其它墓地中是极为少见的。大型墓葬不仅面积大, 而且随葬品丰富, 常见玉钺、玉镯、骨雕筒、陶高柄杯、白陶鬹、白陶背壶、白陶杯和彩陶等。即使是中小型墓葬, 也多有葬具, 随葬有少量玉石质和陶器等。此外, 在南区大墓附近还发现了集中分布的十几座祭祀坑。坑内或是堆满打碎的陶器, 或是埋葬整狗、猪、鹰等。
 
 
焦家遗址出土玉器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 焦家遗址的随葬品中有数量很多的玉器。玉器可分礼器和装饰品两大类。礼器多见玉钺, 装饰品则多见玉镯、指环、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