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陶——中国古代制陶史上的巅峰之作
2014/7/24 16:05:38

      “蛋壳陶”是指那些器壁薄如蛋壳的陶器,一般专指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薄壁黑陶杯,有时也泛指陶罐等其他薄壁陶器。蛋壳黑陶杯以口大为特征,由杯体、杯柄、底座等部分组成,器形端正圆润。让人称奇的是该类陶杯器壁的平均厚度仅有0.3至0.5毫米,其口沿部分最薄,为0.2毫米,杯柄是器物的承重部分,稍厚,但也不过1至2毫米。蛋壳陶杯一般高15厘米左右,重50至70克,最轻者在40克以下,是中国古代最轻、最薄的器物。

 
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杯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      蛋壳陶主要发现于山东境内,为龙山文化时期遗物,距今约4600年,是山东史前时代最具特点的器物之一,它代表了当时中国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1930年在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发现蛋壳陶残片,1936年在山东日照两城遗址又发现了相对完整的蛋壳陶杯,1960年在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了5件蛋壳陶杯,其中2件陶杯是首次发现的可以完整复原的蛋壳陶器,在蛋壳陶研究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姚官庄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由山东博物馆收藏,其中的一件黑陶杯,杯胆套在杯柄内,高17.5厘米、口径11.2厘米,器壁厚约0.5毫米。以其轻薄的器壁,素洁的色泽,雅致的造型,于2011年度被评为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蛋壳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誉为中国4000年前最精致的作品。在惊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4000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制造出如此之薄的陶器呢?
      自蛋壳陶被发现以来,文物专家们对它的探索和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蛋壳陶器形比较规整,大体一看很多器形几乎一样,所以有些人认为蛋壳陶是模制的,是批量生产的。但通过观察比较胶州三里河遗址出土的31件蛋壳陶杯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陶杯。如此看来,蛋壳陶应是一件一件手工制作的,不是批量生产。
      现代人对蛋壳陶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通过复原古代制作蛋壳陶的工序,复制出器壁同样薄的黑陶杯来。直到1984年,山东博物馆钟华南教授通过多年的模拟实验,才第一次成功复制了蛋壳黑陶杯。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人们也大体复原出了龙山文化蛋壳陶的制作工序和流程。
      首先是陶土的选择和加工。蛋壳陶的陶土原料来自古河床、沟渠和原野,经过水力和风力的作用,其含有丰富的粘土矿物质,需要经过多次淘洗、去杂、沉淀等工序,才能取得十分精细、几乎没有杂质的陶土。接着需要对陶土进行多道工序的处理,即捣炼、放置、陈腐、再捣炼的过程。捣炼是为了让陶土中各种成分更均匀地分布,放置是为了让陶土中水分均匀分布,而陈腐则是使有机物腐烂,让陶土的成型性更好。
      第二步是陶杯坯胎的制作,即以快轮工具将陶土拉坯成型。由于蛋壳陶器壁较薄,一般分段制作,然后粘接成器。拉坯是一道复杂而精细的工序,能让如此轻薄的胎体直立起来,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胎体阴干后,还需要对胎体继续刮磨和镂刻纹饰。
      胎体制作完毕后,下一步是进入窑炉烧制。与传统的陶器不同,蛋壳陶进入窑炉之前需要对窑炉进行预热,否则很薄的胎体会因冷热不均而破碎。待陶器在窑炉中烧至合适的温度后,需要进行“渗碳”的工序。即在窑内制造烟雾,封闭窑炉所有通气孔,使窑炉内缺氧,这样烟雾中的碳颗粒就会逐渐渗入陶胎中,形成黑陶。
      为了能让黑陶发亮,其后还有一道“磨光”的工序,有人认为是在陶器烧成出窑后,对陶器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也有人认为是在陶器烧成前对坯胎进行打磨处理。
      由此可见,蛋壳陶不但成品率比较低,而且生产周期较长,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
      上面描述的工作流程只是现代人的想象和实验,并不能完全呈现古代人的制作场景。按现代人设计的流程来制作蛋壳陶,尚有诸多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