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德化瓷辐射世界的“印记”
2015/5/29 15:09:33
地 位
德化窑把文明散播到世界
“15世纪之前,东南亚的地层都是由中国的瓷片堆成……”这句话形象说明了中国瓷器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不仅在东南亚,在欧洲、非洲,中国瓷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提供了理想的食用容器和高端装饰品,提高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说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其中,外销瓷的重要代表——包括德化窑系在内的福建窑功不可没。
为多国提供理想食用器皿
用手抓、用树叶装、用硬陶盛——这是古时东南亚人民日常食用东西的一种状况。在中国陶瓷到达东南亚之前,当地居民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容器是很难的。
宋《诸蕃志》载:东南亚地区,流眉国“饮食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勃泥国“无器皿,以竹编具多叶为器,食毕则弃之”。元《真腊风土记》说:柬埔寨寻常百姓,做饭用“瓦瓮”,做糕用“瓦铫”,以树叶为碗,用菱叶为匙,取椰壳为杓,盛饭用的“瓦盘”还是从中国进口的。明《东西洋考》也说:大泥国“以蕉叶为盘”。
食用的器皿如此匮乏,中国瓷器备受欢迎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明《瀛涯胜览》云:占城国对“中国青瓷盘碗……甚爱之”,《明史文郎马神传》也说:该国“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以德化窑系为代表的福建窑口的出口产品以日用之碗、盘、杯、碟为大宗,正是迎合了各国人民的这种迫切需求。这就是说,随着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瓷器的大量外销,中国瓷器逐渐成为各国贵族乃至平民十分喜爱的生活器皿。
“且不说树叶不适合作为食品容器,就东南亚当时有的硬陶而言,存在缺少釉面、不卫生、硬度低、易漏水、低温烧制而对人体有害等多方面不足,根本不是食品级容器。”“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工作有关负责人表示,德化宋元以来生产的瓷器,造型美观大方,釉色透明滋润,胎质坚致细密,不仅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的优点,而且表面光滑,易于擦洗,不漏水,无疑为各国人民,尤其是那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迟缓的地区,提供了理想的卫生饮食器,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教授叶文程认为,当时的东南亚没有生产瓷器,这些中国瓷器源源不断地输入,甚至改变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
福建瓷器不但在亚非地区受欢迎,在欧洲也卓有影响。特别是明清两代,由于产品质量的长足进步,花色品种的日渐增多,福建瓷器在欧洲人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瓷器的大量输入,推动了西人传统器皿的变革,瓷器逐渐取代了金银器。中国瓷器盛极一时。
制瓷技术在外落地开花
伴随着外销瓷输出的,除了文明,还有窑业技术。以中国制瓷技术为师,东南亚、欧洲等国逐渐发展出成熟的制瓷业。
陈春惠、林忠干在《福建古瓷外销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引用了多位专家的研究,详细阐述了德化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
宋代德化窑发明的伞形支烧窑具,采用约高12厘米,直径8厘米的黏土柱,上托直径约40厘米的泥质圆盘,盘上再立一柱,柱上再置圆盘,一盘一层往上叠摞,直至窑顶,其状如伞,高度可达2米左右。粉盒、碗碟之类瓷坯就放在圆盘上。古陶瓷研究专家熊海堂在其研究中表示,这种窑具,后来传入日本。日本的铃木已代三在《窑炉》一书中写道,明代德化的阶级窑,由一个个状如馒头的窑室组成,各自成室而又彼此串通——也在明末清初时传到日本,成为日本“串窑”的始祖。
到了明代,晋江一带的百姓大批移民菲律宾,带去了家乡的烧瓷技术,大量烧制中国式的陶瓷瓮。
意大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