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永县允山玉井古窑址
2015/3/10 20:28:02

2014年8月,为编制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允山玉井窑址考古工作规划,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专业人员前往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踏查,现将踏查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图一 允山玉井窑址位置图
一、位置与环境。允山玉井古窑址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允山镇玉井村岗脚底自然村后100米的一片岗地之上,这一片岗地被当地村民称为“十一都岗”,又有“盘山岗”之名。窑址群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5′38.6″,北纬25°17′56.4″,海拔高度为281米(图一)。窑址周边有岗脚底、花生洞、鲤鱼山、杉木冲、马山、锦塘六个自然村围绕,窑场东面为花生洞,东南面有大坳山,峰峦叠翠,怪石嶙峋,东北面是奇石峻秀的蜜蜂山、鲤鱼山;西面有马山、牛头山;西北为杉木冲,有一红军岩,据说曾有红军在岩洞里住过;西南为锦塘,有侧视貌如卧狮的平山塘、狮子堆;北面有将军山、插香山等。这些山体有如幻化而成的卫兵日夜守卫着这一岗地,山体之中碳酸盐岩溶洞较发育,红军岩内有上下有个相互联通的溶洞,蜜蜂山内则有“日晒岩”(又称“月善岩”)、“鬼崽洞”、“枯骨洞”等,其中“日晒岩”又与大坳山的“出水岩”相通。站在岗地南望是广阔的山间盆地,潇水由东向西穿流而过,河流两岸为万顷良田,是“十都”所在地,当地有“好米出十都”的民谚。这里背山面水屏风聚气,总体而言是环境优美生存条件十分理想的聚居地。 
图二 大凼塘边的窑堆
二、窑址规模与格局。窑业遗存分布于东南至岗脚底、东北至蜜蜂山、西北至牛头山、西南至平山塘、狮子堆,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本次初步调查窑堆共20处,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大型制瓷窑场。窑址范围内有五处面积大小不等的水塘,名为大凼塘(图二)、冲湖塘、林眼塘、军塘、银仔塘,为岗地中较为低洼的地带,应是窑场的原料产地,在这些塘边可见大量细沙和砾石,应为淘洗原料后的废弃物,水塘之间有沟渠相连通,水源引自西北向都庞岭潇水上源的大古源。窑堆都分布于这五处水塘周围。窑堆分布可依这五处水塘分为五片区,大凼塘片有Y1、Y2、Y3、Y5、Y6、Y7、Y8、Y10等8处,龙眼塘片有Y9、Y12等2处,银柱塘片有Y11、Y14、Y15、Y16、Y17、Y18等6处;军塘片有Y13、Y19等2处,冲湖塘片有Y4、Y20等2处。从踏查情况看,各窑堆产品类型都较多样,但以某一类为主或以某一类产品质量较为突出,如大毯塘片区窑堆以烧碗盘类为主,而军塘片区的盏类制作精良。水塘周边及窑堆之间通常有较宽敞的平地,散落有砖瓦、石砌基础等建筑遗存,应为作坊遗迹,各片区作坊之间有小径和马道相连。
据村民介绍,制瓷村落位于马山、牛头山东南面的下井面一带,村民曾见有砖砌的房基,调查时这一地带的道路上与田地里散布有碎瓷片、垫圈等窑业遗存,村落紧邻军塘,其间也有沟渠相连,限于时间未进行详细勘察。关于该窑场与村落的衰败,村民有不同的传说:一说是因蒲姓瑶人在朝廷当官因偷盗国宝而获罪,后被皇军灭九族,此村落受牵连并被皇军围剿,岗脚底也差点被牵连,但逃过一劫;一说是因山洪爆发一夜间把整个村落填埋;也有说村子因位于马山之后常年受马屁的影响而日渐衰败被迫搬迁。
岗脚底据称是最早搬人此地的村子之一,也应参与了窑址的生产,窑场内的一条马道便由岗脚底村开始上山。保存较好的一段位于马道岗一带,宽约50厘米,局部路段中间有类似独轮车轨的一道凹槽,通往虎头岗、下井面、杉木冲。在虎头岗一带地势平坦,据传曾是买主查看样货和订货的地方。 
图三 马道西侧的祖庙残基
马道岗马道西侧现有一建筑基址,残存砾石建筑基础及平地,村民称为祖庙,相传庙内供有鬼崽,后被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