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龙口述史——平凡的一生也可以有所作为
2015/2/6 16:31:25
1941年生于湖南醴陵陶瓷世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进行了“以印代画”“一喷代画”的技术革新
参与毛主席生活用瓷的设计、制作
参悟出“薄施淡染”釉下彩绘瓷艺绘制技法
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我是玩泥巴长大的
醴陵新貌
醴陵地处湘东,是个古老的县城,与江西萍乡交界,是丘陵地带,山清水秀,为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也是中国“红色官窑”所在地,与景德镇、德化齐名,为我国的三大“瓷都”之一。自汉代以来就有“醴陵”一名,以后虽朝代更迭,历经分属,而“醴陵”之名却从未改变。县城里瓷泥资源丰富,自东汉就有了制陶的历史,宋代产青瓷,到了清朝年间开始生产青花。醴陵的陶瓷的制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而醴陵也有了“瓷城”的美誉,2010年被评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
陈扬龙(右)和弟弟陈扬发(左)
我的家乡在醴陵县城渌水北岸的姜湾,是当时运输瓷器的集散码头,也是醴陵瓷业最集中的地方。清末民国时期,著名人士熊希龄开办的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就设在姜湾,并在那里创制出了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1941年,我出生在醴陵的一个陶瓷世家,爷爷、伯伯、叔叔、爸爸、妈妈都是做陶瓷的,我3岁时父亲就在家里开了一个土瓷作坊,所以我对陶瓷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小我就喜欢玩泥巴,不知不觉也就进入了这个行业,跟着父辈学习做陶瓷,与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父辈们做的都是日用瓷,而我后来从事的主要是艺术瓷的创作。
我出生后,母亲身体不好,只好把我放在乡下由外婆带大。外婆家的小乡村,尽管谈不上优美迷人,却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放眼望去,是无尽的田野、树丛、山花和野草,那时,经常随小伙伴们上山砍柴、打猪草、采摘野果。我经常将捉到的小蜻蜒、螳螂、小瓢虫和那些野花小草描绘下来,这令小伙伴们羡慕不已。从那时候起我对这种淳朴而平凡的乡村生活就充满了喜爱,五六岁时,我就会用铅笔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记录下来,这也为日后的写生打下-基础。7岁时,我要回城里上小学,就离开了外婆家。我小时候很机灵,反应快,但是比较贪玩,所以念书时成绩一般,最喜欢上的课是美术和地理。老师教我们画地图,全班我的地图画得最好。在我家的古街上有一位老艺人时常给人画肖象,是用炭精粉画的,放学后我常去他那里看他画像。后来我将积攒下来的五毛钱交给老人家请他教我画头像,算是第一次拜师学艺吧。那时也没有美术资料,我常常捡起大人们烟盒里的人物画片来临摹,还用蜡笔、水彩颜料来上色,画完后贴在外婆家的堂屋里,客人看到我的“作品”,赞不绝口。这种鼓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大大加强了我对绘画的兴趣。
陈扬龙父亲陈华来 陈扬龙母亲余春莲 陈扬龙恩师吴寿祺先生
我的父亲陈华来,是一个勤于思考,有开拓精神的人,而且还有一身好功夫,重情义。父亲有兄弟六人,他排老三,堂叔公没有儿子,家里就把四叔过继给了堂叔公。堂叔公在县里烧窑小有名气,兄弟六人先后跟着堂叔公学烧窑,数父亲手艺最好。在我3岁的时候,家里有了一个小作坊叫“陈记华盛瓷厂”,一边住家,一边生产,主要做日用瓷。父亲不仅能烧一手好窑,还能建窑。那时柴窑的高度大约1.5米,后来父亲为了提高产量,大胆建了一个3米高的大窑,窑内的空间大大增大,对烧窑的火候、窑温等都是很大的挑战。父亲克服了很多困难,最终还是成功了,之后各个瓷厂纷纷效仿。出窑的瓷器若有问题,父亲也能很准确地分析原因,并能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后来在县里渐渐有了名气,大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