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龙艺术成就评述——科学研究与实践并重
2015/5/12 16:41:44
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科研工作的进行,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后,陈扬龙就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在陶瓷研究所,陈扬龙一边向研究所的老艺人学习装饰工艺,一边进行釉下色料的研究,同时还作为技术人员下厂指导,更加系统地掌握了釉下五彩技艺,为他将来的瓷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扬龙作品《常春瓶》
多色的釉下五彩是在清末民初的“湖南醴陵瓷业学堂”开始制造高级细瓷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近代出现的新工艺,随着无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它所使用的彩料,均属于人工合成颜料。开始色料是从日本输入,1907年后方正式使用我国自己制造的颜料。这种颜料是用人工提炼的各种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盐类配合硅酸盐矿物在高温中进行煅烧所制成的,因而它既能耐高温,又比天然颜料更为绚烂多彩。尽管当时的色料品种有限,色泽也不够鲜艳,但在100多年前能利用各种金属氧化物制成高火性的瓷用釉下颜料,并在颜料品种不多的情况下使用釉下装饰效果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面貌,是难能可贵的。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成立后,组织人员对釉下彩颜料做了深入探究,先后研究开发了20多种釉下彩颜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陈扬龙作为“精陶试制小组”中的一员,在铜官做技术援助,开始对釉下色料进行初步研究,并将实验结果直接用于生产精陶,产品投入国际市场。
20世纪70年代,是陈扬龙进行大量科研工作的阶段。1970年至1972年,陈扬龙作为技术人员到工厂做技术指导。这期间,他对泥釉的选择、烧成制度的调整、颜料的配兑等等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试验工作,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种与实践直接结合的研究方式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多次下厂的实践经验使他深刻认识到釉下高温色料的呈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掌握各种颜料呈色的内在规律非常必要。
陈扬龙作品《红梅钵》
1974年至1978年,陈扬龙承担了轻工部下达“釉下色标”的课题任务,对釉下彩色料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研究。作为实验小组中唯一的一位技术人员,它对颜料的研究迥别于其他专门搞颜料研究的同志,对颜料的甄别度比其他人更加敏感。陈扬龙凭着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钻研,搜集当时全省正在使用的颜料在两种泥(白度高低不同)、6种釉(含钙、镁、长石比例不同)、3种窑(圆窑、方窑、隧道窑)中进行试验,观察其在各种浓度不同的还原焰中的显色变化,为釉下高温色料的丰富及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釉下彩颜料的使用与绘画不同,绘画所用颜料画在纸上,效果直接就能看出来。釉下彩则不同,在素烧坯上画好颜色,看上去是一种效果,经过高温烧制后颜色可能就发生了变化。比如某些釉下色料,在泥坯上呈茶色,烧出来变成绿色,色相反差很大,有的彩绘上去的颜色深浅看不出也摸不出,完全要凭记忆,而且大多数的色料都会有一定的色相变化,所以烧成后显现出什么颜色就需要经验了。当时,在釉下彩领域,研究颜料的人员不懂得颜料在装饰上的运用,那些只会装饰工艺的老艺人不懂得制作颜料,因而也无法创新。所以,20世纪70年代,陈扬龙等人对“釉下色标”的研究是相当可贵的,为釉下五彩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1979年,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陈设更换,瓷器制作这一项工程由醴陵承担,要求制作成四块直径1米的挂盘。在醴陵釉下彩的历史上,还未出现过如此巨大的作品,难度可想而知。首先,要做的是装饰设计的征稿。陈扬龙设计的《秋艳》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同时入选的还有林家湖的《玉兰》、邓文科的《梅花》、群力瓷厂易炳宣的《荷花》,四幅画组成春、夏、秋、冬四季组画,并由省有关部门组织湘绣大楼的杨应修、李凯云、袁光海、周壮犹四位画家绘稿。接着,要解决的就是釉下彩工艺技巧方面的难题了,这个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