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相关纹饰,如圆盘形纹、双花瓣纹、重圈纹、单旋纹等,都是鱼头失踪之后取而代之者。它们为我们追寻鱼纹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线索。
      由这些线索,至少我们可以认定,庙底沟文化与半坡文化之间,在精神生活与艺术生活中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即鱼是他们共同的艺术主题,在两个文化的精神世界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彩陶上鱼纹的种种变异,让我们进一步相信鱼纹在史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非常深刻的,彩陶的意义也由鱼纹得到清晰展现。
      而彩陶上大量几何纹的产生,本是来源于象形纹饰,是其逐渐简化的结果。直至简化到只表现局部特征,并且明显夸张变形,意存而形已无,是谓:得其意而忘其象、隐其形矣。
      笔者对彩陶的一个重要的解读方法,即确认“地纹”彩陶。看纹饰不要看画上去的色块、图形,而是要看它没有画上的,那才是他们想表现的。
      各地出土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彩陶,有一半以上需要用此法观察。若要表达三角,史前人是把三角空出来,将周围填色,表现三角。若画圆,他们将圆周围涂色。为什么呢?因为彩陶的陶体多为红色,而绘制笔触为黑色,为了直观地在陶体上表现图案,当时的陶工需要这样隐晦的手法。就此,过去包括苏秉琦先生提出的“玫瑰花、蔷薇花”的俯视花瓣纹样说,我认为都是看错了。他看的是着彩部分,而不是虚空部分。
      那么,这些花瓣纹样的虚空处,是什么图形呢?我叫它旋纹。

 
彩陶上的双旋纹 
      什么是旋纹呢?比如凤凰台的台标。


      庙底沟文化彩陶是黑、红、白三色的配合,主色调是红与黑、白与黑的组合。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古代绘画艺术中知白守黑的理念。“知白守黑”,出自《老子》,所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本是道家提倡的一种处世态度,与“知雄守雌”是一个意思。
      主要以墨色表现的中国画就是这样,未着墨处饱含着作者的深意,观者细细品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研究者认为,在中国画中无笔墨处的白,并不是空白无物,画外之水天空阔之处,云物空明之处,都是以“白”为景。对于高妙的捉笔者来说,那空白之处不仅可以为景,更可以抒情。
      画家要擅于把握虚实,运黑为白,可根据形式需要,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在画作中虚实可以互相转变,黑白亦能互相转变。很多有中国画观赏经验的人都会发现,一幅好的绘画作品,笔墨自是妙趣无穷,而画中的留白,往往更具神韵,黑与白的对应,时常会成为引导观者深入的路径。能够运实为虚,虚实互用,黑白互衬,引人入神,凡此种种,皆缘于画家对“知白守黑”理念的运用。
      那么,有一双知白守黑的眼睛,以虚实扭转的眼光,再来审视庙底沟彩陶,尤其是被命名为“花”纹的图案,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是旋转。
      其渊源,则是鱼目。
      我们知道,鱼目是圆目,不论生与死,鱼都不会闭眼,一般也不会将眼珠转向某侧,所以也不会形成偏目。彩陶鱼纹中将鱼目绘成偏目,是一种艺术加工——画工赋予了鱼一种特别的表情,它可能含有我们现在无从得知的某些意义。
      惹人联想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长江下游,与此几乎同时的良渚文化的玉琮上,狰狞的神面最终也仅有眼目被保留。这不仅是纹饰的简化,还是人类对于抽象艺术的一种认同。纹饰虽然更简约,但其含义不减,甚至其象征意义被更加强化,所传达信息也更明朗。嗣后,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也以眼目最为突出,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种以眼目代形的指代手法,最早是出现于彩陶艺术中。

 
浙江余杭出土良渚文化玉琮
      而一些之前我们释读得莫衷一是的纹样,就此也可以有焕然一新的统一认识。我们将这种旋转的眼目式的纹样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