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邢窑出土瓷器的刻铭题款
2015/10/29 12:58:48
隋唐时期,内丘邢瓷就有贡瓷刻款,包括“大盈”、“盈”、“翰林”、“官”、“新官”等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隋唐以后呢?
出土的官、翰林、盈、大盈字款碗底
某日,从朝阳街工地(此地属马庄遗址范围)捡回一青花残足,足底内施釉,内有一圆环,圆环内釉下有“片玉”二字。
某日,从朝阳街工地(此地属马庄遗址范围)所捡一底足残片,足底内施釉,中间有一“田”字。
某日,从东煤迁建寺上新村工地(此地属河村遗址范围)捡回一青花底足残片,外足无釉,旋纹中间有乳突,内底有“田X杰”字样,字迹前小后大,有晕散,字显潦草,甚不得体。
某日,从南水北调工地(此地属南中冯墓葬遗址区)农田捡回两个残足,其一内外底均施釉,内外各有一青花圆环;另一片足内两圈圆环,圆环中央题款为“片王王”。
某日,从朝阳工地(此地属马庄遗址范围)捡回一残足,足外两圈圆环,足内一圈圆环,环内图形或动物、或花草、或变形文字,因残去1/2致无法解读。
某日,从泰和·翰林府工地(此地属西街遗址范围)捡回一碗底残件,外饰豆绿釉,冰裂开片,圈足外缘被削去一圈,足底及足底内无釉露胎,内施青灰釉,开片较外壁细小,内底有一双环,双环内有一“福”字。
经过比对,有题铭的瓷片比仅有圆环的瓷片,釉面要光亮莹润得多,几无瑕疵;而有圆环的瓷片要比什么表示也没有的瓷片要好得多,而底足施釉的要比未施釉的要好的多。那片底足无釉有乳突,内底题“田X杰”的青花残足,从潦草的字面上看,或许是学徒习作 ,因为:一、它足底乳突未曾磨去,其它众多底足中或根本无乳突,或很小且大小不及米粒;二、在内底题全名的,目前手头尚无其他资料;三、字迹幼稚,太过潦草。
一般认为,底足有题款的,应是瓷器中比较高档精细的产品,其作用犹如今天的商标使用。据考古资料显示,内丘出土的刻铭字款,计有如下几种:
1、“盈”字款
外贸窑址(1984)、西关北窑址(1984)、老县衙窑址(1984)、中兴街窑址(1985)、集上赛唐墓(1987)、交通局窑址(1998)、北大冯唐墓(2000)、礼堂窑址(2003)、西永安唐墓(2005年)、北大冯唐墓(2005)、服务楼窑址(2012)
2、“翰林”字款
礼堂窑址(2003)、天颐宾馆唐墓(2003)
3、“官”字款
礼堂窑址(2003)
4、“药”字款
西丘砖厂
5、“上”字款
服务楼窑址(2012)
6、“高”字款
服务楼窑址(2012)
7、“大”字款
服务楼窑址(2012)
另外,窑址曾出土一枚白瓷印章,印呈长方形薄板状,通体施白釉,胎质细腻,釉色洁白莹润,白中微泛青色,长10.5厘米,寛7.5厘米,厚1.5厘米,印面中央阴刻“堪同”二字,自己秀美刚劲,为典型的唐人楷书,周边阴刻双线置以印框,背面四周阴刻连续长方格形纹,中央置以桥形钮,钮已残断,钮两侧阴刻祥云纹图案,印之左上角残去一角,侧上面残去处阴刻“XX宝”三字,上一字残去不存,中间字残去大部不可识读,仅存下部一“宝”字,繁体楷书,字口均有釉,系先刻划后上釉所致,印章所刻姓名应为此印的主人,应是签订合同时所用的印记,实为罕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