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茶壶是整套用瓷的主体,茶壶半成品出来后,电炉试烧,结果茶壶的肩部不规则塌陷,公司和所里的领导要求尹干抓紧时间修改图纸。尹干不同意修改,他认为这把壶的造型不会变形,即使要改,也得向北京有关方面汇报后再改,因图纸是北京有关方面确定的。
 
尹干设计的北京饭店兰钧釉日式酒具
      问题还得解决。尹干说先了解烧制情况后再说。他找到烧电炉的同志了解情况,尹干认为不应在电炉内摆两排壶,离硅碳棒太近,造成了靠近硅碳棒的壶肩塌陷。原因找到后,尹干当天亲自用电炉烧制茶壶,他只在电炉中摆了一排三把壶,第二天出炉,三把壶都完好,没有变形。他接着将茶壶用金水界了子母线进炉烤花,出炉后,效果颇佳。正好苏毅然省长来单位视察,市陶瓷公司和硅研所的领导将烧制好的茶壶给苏省长看,并谈了承接北京饭店用瓷的任务一事,苏省长非常满意。
 
尹干设计的北京饭店玳瑁釉高脚水果盘
 
尹干设计的北京饭店玳瑁釉日式酒具
      经过硅研所上下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淄博瓷厂在田良永、魏传珍及其团队的努力下,设计了56个品种,也相继完成了任务。
      十
      上世纪70年代末,尹干应张店陶瓷厂和福山陶瓷厂之邀,利用业余时间帮厂里设计餐茶具造型与画面。1979年,从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调到张店陶瓷厂从事工艺管理和材料研究的赵冠杰(时任厂技术科科长)找到尹干,接他到张店陶瓷厂看他们研制成功的硬质陶产品,希望尹干为硬质陶这个新材料设计造型和画面。尹干鉴于赵冠杰是自己的老同事,他也很喜欢这种新的陶瓷材质,加上赵冠杰和厂里的领导非常热情,他答应下来为该厂设计陶瓷造型和画面。
      尹干抽空设计了一套茶餐具造型,星期天,厂里派唯一一辆接送客人和领导专用的老式吉普车把尹干接到厂里,商量有关事宜,到厂里制作模型,也经常用这辆车在周末跑博山印刷厂,商议和试验制作了尹干设计的花纸画面。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在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尹干与赵冠杰默契合作,在厂里模型成型师傅的共同协作下,制作了成套的茶具和餐具造型。
 
尹干设计的茶具造型与画面
      尹干设计出画面后,又与博山印刷厂小宗师傅为首的丝网花纸车间反复试验,制作成功了“兰方格”“紫大桥”等茶餐具丝网花纸。这套茶餐具,因厂址坐落湖田,故取名为“湖光”。“湖光·兰方格”“湖光·紫大桥”“湖光·紫方格”等产品大量出口,为张店陶瓷厂改变了产品结构,产品从内销走向出口,尹干贡献了一己之力。在1980年全国首届陶瓷创新设计评比中,尹干为张陶设计的“湖光·兰方格”22头餐茶具、为福陶设计的“黑方格”22头餐茶具均获一等奖。
      十一
      1981年,因工作需要,尹干离开硅研所,调张店陶瓷厂工作。当时的张陶在陶瓷系统是个小弟弟,职工人数近千人,当时负责产品开发工作的赵冠杰同志除了研制成功硬质陶,还研制成功了具有大理石感的星点无光釉及精炻器,也大批量生产出口,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
      尹干调入张店陶瓷厂后,组建了产品开发中心,他任主任,新产品开发中心除设计和制作的产品入厂隧道窑烧制以外,在原料、模型、成型、彩绘、设计等工序都定人设岗,使产品的设计开发得以顺利进行。他的校友黄元英也调入开发中心任副主任,中心组建了设计彩绘团队,以省轻工美校的毕业生为主,有王士金、刘爱霞、曲恒香、陈志刚、黄海根、丁忠海等,他们都为张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后来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单位工作,都成为我市陶瓷设计的中坚力量,黄海根、曲恒香因日用陶瓷设计上做出的成绩,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称号。

 
尹干设计的“菊花&rdq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