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o;餐具
      以赵冠杰同志为首的张陶科研人员,经过潛心研究,研制成功了新的炻器产品——星点无光釉炻器。该产品呈现大理石质感,浑厚大方,朴实自然。针对这种材质的特点,尹干除了创作一些雕塑作品外,也设计了一些日用造型,量化出口和内销。其中《石尊》茶餐具在全国第二届陶瓷创新设计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尹干在张店陶瓷厂新产品开发中心工作期间,多次参加广交会,并多次拜访广州美术学院的专家和老师。因广州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新思潮、新思维、新观念的吸收引进比内地更早更快。与广州美术学院老师和专家的接触,使他初步了解了工业设计的有关内容,并对现代陶艺有了初浅的认识。为此他搜集了有关资料,并购买了有关营销、消费心理、工业设计等方面的书籍,进行阅读学习。学习后,他利用业余时间曾在厂里举办了几次有关产品开发与营销的讲座。
 
尹干与刘爱霞合作的《40头精炻器餐具》获第二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三等奖
      张店陶瓷厂在生产出口硬质陶和星光无光釉炻器的同时,还大量生产出口浅棕黄色和颜色釉咖啡杯。尹干还曾承担过咖啡杯来样加工的滚压头图纸设计任务。他也根据这类材质设计了部分造型和画面推向市场。他与刘爱霞合作的“40头精炻器餐具”获第二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三等奖。
      十二
      1984年,尹干调山东省陶瓷公司任技术处任副处长,分管产品开发设计工作。他认为科研和设计人员是陶瓷开发的两驾马车,要并驾齐驱携手并进。应该说,那些年淄博日用陶瓷的生产发展靠的是领导、科研技术人员、艺术设计人员和工人相结合,靠的是院校,特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支持与合作,而科研人员的材料研究开发与技术改造首当其冲,作用举足轻重,功不可没。
      当年,山东省陶瓷公司同时在三条阵线上出击,一个是陶瓷材料研究,一个是技术改造,一个是产品设计,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淄博陶瓷成为中国陶瓷五大产区之一,当之无愧。
      尹干离开陶瓷系统进入教学领域后,与陶瓷系统有关单位保持着密切联系,被聘为艺术顾问。市硅研所升格为省硅研院,现称之为“硅元科技”,他曾经工作过的张店陶瓷厂也已易名为“华光陶瓷”,成为我国陶瓷行业两颗耀眼的明星。上世纪80、90年代,省硅研院在杜祥荣所长、张儒岑院长领导下研制成功的高石英瓷和人工合成骨粉,为淄博陶瓷材料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骨质瓷大量生产,成为拳头产品,高石英瓷进入中南海,选为国家领导人用瓷,尊享“当代国瓷”之誉。
      十三
      尹干在市硅研所和张店陶瓷厂工作期间,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写了《简论陶瓷新产品的开发》《在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体会――陶瓷造型设计之我见》《圆的组合与分割在陶瓷立体造型设计上的应用》《方形分割与组合在器物造型设计上的运用》《线型、形体与器皿造型设计》等,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指导设计工作的开展,先后在《山东陶瓷》《景德镇陶瓷》发表。
      十四
      1989年,尹干调入山东理工大学,进入教育系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他仍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进行陶瓷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尹干的好友董云增同志找他商量帮助淄川德利陶瓷厂开发新产品事宜。董云增同志当时在淄博市轻工业局技术科工作,是淄博市实用美术协会的秘书长,尹干是该协会副会长。董云增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善于思考,团结同志,负责协会的处理协调工作。他们协商后,决定以市实用美术协会的名义帮助德利陶瓷厂开展新产品的开发工作。除了在管理和工艺技术上进行协调和指导外,尹干和田良勇同志负责产品造型设计,王心可同志承担产品包装设计任务。
      淄博德利陶瓷厂是在淄川区龙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