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锡贵艺术成就评述——嵇家瓷画巧 赋彩尤生神
2015/11/9 12:28:33
创作中的嵇锡贵
中国陶瓷彩绘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宋代以前的瓷器均以釉色为美,而青花瓷的出现昭示着瓷器彩绘时代的来到,并且发展得极为迅速,仿若春风吹过花遍地。陶瓷彩绘基于瓷器工艺的发展,精美的瓷质,光洁的釉色,为瓷器的彩绘奠定了基础。清代以后,景德镇制瓷工艺发达,白皙而轻薄的瓷质达到了“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程度。瓷器的烧制是人类的一大创举,而瓷器的彩绘装饰亦是中国工艺史上卓越的技艺,造就了中国陶瓷独特的艺术格调。中国瓷器在制作的过程中,烧造工艺和装饰技艺总是相互依存、不断发展,并跟随时代的审美变化而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瓷器的装饰主要是釉色和图纹两种,在元代以前,图案大多依附于釉色之中,以强化釉质的美感。而青花瓷的出现,似乎是釉色与图纹装饰的分水岭,并且,其发展势头极为迅猛,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产品。这可能包含多种因素,如环境因素、文化因素、风俗因素等,或许最为本质的还是源于装饰及技艺,引发了人们的审美兴趣。14世纪以后,瓷器的装饰形式更加丰富,表现的技法日臻完善。瓷器装饰出现了各种彩绘手法,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不仅展现了瓷绘艺人精湛的技艺,而且满足了人们追求精致手工艺的审美要求。
对于彩绘,女性天生有种审美的意境,生活的艰辛在彩绘的美感中化为乌有。嵇锡贵的感性与生俱来,她自小就对周遭美好的事物有着无限的好奇。命运的安排使她进入艺术的领域,当嵇锡贵涉足到陶瓷艺术行业中,便热爱上了陶瓷彩绘,为此她完全地投入于这份事业中。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她对自己的技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收获。“凡艺术的创造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艺术大师的神化也是从他们长期的‘渐修’中获得的,对于嵇锡贵辛勤的艺术耕耘,朴实的艺术创造,我们拍手欢迎,嵇锡贵这朵有清香味的鲜花,必将愈开愈芬芳,必将更受到广大观众的珍视与赞赏。“王伯敏教授用“渐修”来评述嵇锡贵的艺术追求。的确,陶瓷彩绘的技艺是在长期的苦练中获得的,这是必须经过的阶段。工艺家需要不断的技艺实践,才能拥有精湛的手艺。
嵇锡贵写生稿之一
“外师造化”是嵇锡贵从艺的座右铭。大自然的一切,给予她更多的灵感,于是,她投入到自然中,精于写生。花鸟鱼虫,山川风物,都被她的画笔记录再现。悠然的气息,花草的芬芳,这些渗入心脾的感受,激发了她艺术创作的热情,她把这份情感带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因此从她的陶瓷彩绘中,能品味到大自然清新的气息。从感受自然到艺术地再现自然,嵇锡贵用个人的艺术才华阐释客观世界,在这之中融入了她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性理解。她说:“艺术家应该尊重自己的感受,我总希望把我的这份真诚表达出来,这也许是我的性格吧。也许在世间的生存,本来就要经过许多磨难,但大自然的赐予弥补了我们许多许多。也许从此我就染上热爱大自然的怪癖,宁静、舒坦的田园风光,微风细雨中的小花小草,残阳如血的层林,晨露中的蜘蛛网,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怪诞的幻想等一切,都使我的心灵震撼,成为我表现的形象。有的像一首朦胧诗,有的像一首田园诗。民间美术的朴拙、中国画的神韵和西画色彩的绚丽都给予我吸收的养分。利用陶瓷颜料的烧成特性,可以取得纸上所达不到的效果。”这段话是嵇锡贵对于艺术创作的个人体悟,也是她创作出的彩绘作品有着感人特质的原因。古人曾说“逸品”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为此除了精湛的技艺之外,还需人格品质的完善,这对于工艺家来说,或许是一生的修炼。
嵇锡贵写生稿之二
董其昌说:“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