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郭琳山卷——把弄泥性品人性
2017/10/12 14:26:52
1979年高温白釉瓷雕作品《李时珍》
讲述者:郭艺(郭琳山长女)
2000年父母亲创办了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从体制内的单位退休后,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陶瓷创作。最初的工作是艰辛的,从原料到最后烧成都需要白己完成。所有的一切从零开始,购置设备、选购原料,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好在他们在经济上没有什么压力,一切的创作都为了延续自己热爱的事业,因此他们的艺术创作非常纯粹,不带有任何的功利因素。这段时间是父母亲创作的黄金时期,此间父亲创作的浙江地域特色的青瓷雕塑,也逐渐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
在浙江,父亲探索新的陶瓷创作形式,他不再按照传统陶瓷雕塑的工艺手法,而是在追求一种更接近泥性的雕塑语言,把对泥性的掌控,手惑的运用以及刹那的灵感都凝固在陶瓷作品的创作中,呈现具有灵动的张力。这时期的代表作《黄河魂》《鹅韵》《太极人》等作品,都表明了他的艺术创作呈现了新的观念与手法。这些作品均采用宜兴紫砂陶泥制作,因此,打泥片成为他制作陶瓷的重要手法。在他的工作室里,时常传来“啪啪”拍泥片的声音,母亲总是开玩笑地说父亲的动静越来越大。在不断的创作与实践过程中,他感受到泥的特性,通过泥来表达创作的思想,内心的声音。
父亲一直致力于挖掘浙江本土的陶瓷材质,创作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陶瓷雕塑作品。由于他的艺术造诣和对事业的执着,浙江陶瓷厂的同行们都很愿意与他合作。它曾去金华古方陶厂设计雕塑造型灯具,去杭州萧山瓷厂创作杭州南宋官窑陶瓷雕塑,去龙泉创作青瓷雕塑,去湖州长兴创作紫砂雕塑,去宁波慈溪制作越窑青瓷雕塑等,浙江各地的瓷厂都曾留下他的足迹。这些同行中有些成为他的学生,有些成为他的好友,父亲与同行们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为了恢复越窑青瓷的捏塑,他多次去慈溪、上虞、萧山等地调研,采集古代窑具、瓷片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父亲欣赏古人在陶瓷上随意拈来的塑造技巧,他热衷于收集越窑青瓷上的堆塑资料,充实自己的创作手法。他欣赏古人讲究“气韵”的审美观,认为如此作品才有神采与灵动。在他后期的陶瓷创作中,就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自己内心的感悟,通过技艺的塑造,完整地表现出来。父亲把他在陶泥上卷泥片成型的实践运用到青瓷雕塑创作上,他习惯称之为“捏塑”。我想这也是他多年的功力聚集之后的呈现。因此,在这些独一无二的作品中,所看到的是他对泥性把握的自信,看似随意自然,分寸却恰到好处。
在父母亲的生活里,陶瓷艺术的创造亦是主要的内容之一。
父母亲都是20世纪60年代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工艺美术行业里,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母亲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父亲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原本从事陶瓷原料研究的他,基于自己的艺术天分,转而进行陶瓷雕塑的艺术创作,而他的硅酸盐专业在其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陶瓷釉色的运用使他的作品中更具风采。
1980年以后,大部分手工艺者都先后开设了自己的作坊,而父母亲却一直在研究所,依然兢兢业业地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优秀的作品是他们辛勤劳作的回报,因此他们成为浙扛省第一批由轻工业部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父母亲钟爱自己从事的专业,他们悉心传授经验,热心辅导年轻人,作品所反映的真诚、执着、认真,也是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1996年,母亲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后,更加严谨地对待自己的作品。而对于父亲来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也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期望,只是,谁曾知道这样的等待居然会如此漫长——十年之后才开始了新一轮的洋审。一些在上一届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