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泥土
2018/11/12 16:10:12

 

      “泥土不仅与生命有着最初的联系,其可塑性的特点也成为人们表达形象的一种得心应手的材料。在雕塑中,其它硬质材料具有很强的物质性,再加上程序的复杂等因素,很难直接、微妙地传达人的心迹和创作轨迹。”
——行走的泥土
      陈率:您在什么时候接触到龙泉青瓷?当时对青瓷有什么印象?
      陈汉: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国外留学时,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亚馆的藏品陈列中第一次看到龙泉青瓷。当时看到中国宋代青色的、简洁的小瓷瓶竟然成为日本的国宝,有点惊喜与不解,顿时产生一种文化自信。
      陈率:您是怎么理解“泥土”在您创作中的角色?
      陈汉:我是一个雕塑工作者,所以我的艺术生涯始终与泥士分不开,可以说泥土是我生活中的密切伙伴。泥土便是大地,大地哺育自然万物与人类生命,与我们相依偎。从远古神话中的女娲抟土造人到今日我们来探讨青瓷,泥土是媒介。泥土为我们揭示了生命与艺术之间的直接关系,泥土是人类精神得以在雕塑中呈现的重要媒介。
      陈率:一般人可能对泥土的最早的记忆都是来自小时候玩泥巴,您也是这样的吧?
      陈汉:是的。小时候在田地里与小伙伴玩泥巴、打泥战、捏泥人,这些都是我对泥土的最早记忆。在我的童年里,泥巴是直接的、便利的玩具。它还开启了我最初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后来我将要出国留学时,父母在后院挖了一团泥巴,捣碎后加上少许切成段的稻草再揉成团,最后用小布袋包好让我带上它离开故乡,踏上征程。多年后,我才明白那一团泥士的意义。它象征着我的故乡,是我自小生活着的故乡的浓缩。
      陈率:还记得第一次在雕塑中触模泥土的情形吗,当时的感受如何?
      陈汉:在我第一次的雕塑课中,真正开始体会到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巴可以 成为人内在精神呈现的重要媒介。雕塑与陶艺有一些不同,它没有实用功能。从物质性的存在到人的精神性的呈现之间,泥土作为形而下的具体材料,到形而上的抽象象思想之间的跨度太大了。因此,最初的雕塑课让我感到困感与好奇。从此,我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泥塑艺术上下求索的道路。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汉作品    裂变
      陈率:在雕塑中,泥土作为材料有哪些文化意象?
      陈汉:与石材、木材等传统的硬质材料相比,泥士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和便于操作成型的特点。在人类早期,人们对不同形象的塑造几乎都选择了泥土。再加上在早期先民的“万物有灵”观念下,泥土就更是有生命和灵性的一种物质了。不仅在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远古传说,其它民族文化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早期人类对泥土的崇拜。如印第安的传说认为:主神赐给每一人一杯泥土,人们就从这杯泥土中吸吮着自己的生命。在希伯来语中,“亚当”一词便包含有“出自泥土”之意。
      泥土不仅与生命有着最初的联系,其可塑性的特点也成为人们表达形象的一种得心应手的材料。在雕塑中,其它硬质材料具有很强的物质性,再加上程序的复杂等因素,很难直接、微妙地传达人的心迹和创作轨迹。而在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里,我们实际上是非常强调艺术语言与心性一体的。就这点而言,泥土是最具有敏感性的一种雕塑材料,这种泥性、泥感是最能表达心性的。当原始人类用手去触摸泥土以及塑造形象时,上面所留下的泥土痕迹便是心迹的最初流露。这也启示了人们对于泥土可塑性的不断试探,最终使泥土成为人们传达其鲜活情感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得心应手的一种重要材料。
      陈率:雕塑材料有多种,您为何偏爱陶这种材料?
      陈汉:和陶器一样,雕塑也会用到陶。我对于陶的关注是受到古代陶俑的触发。尤其是当我第一次看到汉阳陵(汉景帝陵墓)遗址里大量如瓦砾般的陶俑时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支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