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兆雄:火的艺术
2018/11/15 11:52:42
(图片来源:网络)
“青瓷的青色主要通过铁元素的还原反应产生,烧制时要研究升温的曲线,在低温、中温、高温阶段,氧化焰、还原焰等方面的把握都需要有老练的经验和较高的烧制技术。我觉得火候温度的把控是青瓷烧制过程中很重要的技术。”
——火的艺术
吴京颖: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青瓷的?
胡兆雄:我在湖南轻工业专科学校读书的时候,就看到过关于龙泉青瓷的纪录片,当时觉得青瓷晶莹剔透、如冰似玉,我的印象非常深刻。1986年,我从学校毕业,正好被分配到龙泉青瓷厂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科长、副厂长等职务,还从事过隧道窑的烧制。我的工作经历让我在选矿炼泥、釉水配比、器型制作、烧制火候、仿古瓷研究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经验。1994年左右,国营企业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于是我从厂里出来,租借了人家的场地开始创业。
吴京颖:您认为在青瓷的烧制过程中,“温度“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
胡兆雄:人家说陶瓷是泥土的艺术,我觉得更是火的艺术。与其他类型的陶瓷相比,青瓷的烧制难度更高,火候更难把握。青瓷的青色主要通过铁元素的还原反应产生,烧制时要研究升温曲线,在低温、中温、高温阶段,氧化焰、还原焰等方面的把握都需要有老练的经验和较高的烧制技术。我觉得火候温度的把握是青瓷烧制过程中很重要的技术。
吴京颖:温度的高低对青瓷的烧制会产生哪些影响?瓷器烧制出来之后,我们能否从其外观、敲击的声音等方面感受到这种影响?
胡兆雄:青瓷对温度非常敏感。以氧化阶段为例,当温度达到960°C的时候,釉面还没有融开,里面的水分、碳酸盐开始分解。温度从960°C升至1050°C,釉面开始熔融,进行轻还原。当达到1120°C时,就需要进行重还原,即釉面里的三氧化二铁在温度的作用下变为氧化亚铁和偏硅酸亚铁,此时青色会呈现出来。
总体来说,烧造温度如果偏低的时候釉色会发灰、发黄,温度高的时候釉色会比较圆润。我们还可以通过敲击来体会烧制的温度是否到位,如果温度正好,瓷器的声音会比较清脆,否则就会沙哑。
吴京颖:您现在烧制青瓷还会使用柴窑吗?
胡兆雄:我曾经用过柴窑烧制青瓷。柴烧有它的优点,它是通过不断添加柴火让温度慢慢上升,使窑中的器皿慢慢受热,加上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料的有机结合,烧出来的瓷器釉面更加含蓄、滋润。而且,柴窑烧制青瓷,坯体上有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与华丽光亮的釉不同,有其独特的效果。烧制时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也会促使其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但是,由于柴烧的炉内温差不好把控,全凭经验控制,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塌窑”意外,经济损失动辄数十万。所以,使用柴窑是一种高成本、高风险的烧瓷方法,没有过人的工艺、雄厚的资金不敢轻易会试。
吴京颖:要烧制不同器型的青瓷,对温度是否会有些不同的要求?
胡兆雄:不同的器型对温度的要求都不一样,同一件器型的不同部位对温度也各有讲究,只有靠人的经验去控制。我们现在有一些哥窑弟窑结合的作品,这类作品在烧制的时候,要求上面的温度高,下面的温度低,这只能靠人去想办法调整,而无法去设定程序。
如果器型比较大,温度对烧制的结果影响也比较大。例如,我们曾经试过烧制一些一米多高的大瓶,由于窑内的温度并不是均匀的,瓶体太高,就容易造成釉色不均匀等情况。
所以烧纸的时候,青瓷在窑里拜访的位置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利用窑温,工艺师们总结出了根据器型大小及对温度的不同要求来装窑的经验,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窑温。每个工匠装窑时都有自己的诀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