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青
2018/11/15 13:31:33
釉色与质感是青瓷最为直观的表面特征,也是青瓷艺术的表现核心。自古以来人们对青瓷有多少溢美之词,都离不开对青瓷釉色和质感的赞美。如“雨过天晴”“干峰翠色”“幽隽淡永”“滋润莹透”“古意盎然”“润泽如酥”“类冰似玉”“晶莹剔透”等等。中国人就是凭着“向外发现自然,对内发现自己”的艺术创造精神,始终都在追求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的境界,而这种“梦想”之美,终于通过中国青瓷的釉色和质感的呈现,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色
青瓷之所以一直受世人赞誉,与其“丰盈滋润”“美不胜收”的釉色密不可分,尤其是可与碧玉斗妍的龙泉青瓷及南宋官窑,更是将其釉色推上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返璞归真的艺术高地。难怪人们将其比喻为“海洋绿”(印度)和“雪拉同”(法国),因为青瓷之釉色既养“眼”又养“心”,实在是醉美之极。
从青釉的美感价值上去考量,青瓷的釉色表现,在青瓷的创作中是第一位的,因为青色是青瓷的个性特征,是青瓷的命名依据。稍懂中国青瓷史的人都知道,青瓷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釉色的演变史:早期的原始青瓷由于釉层浅薄、烧窑气氛掌控不佳,釉色自然不可能纯真。东汉之后,随着施釉技术及烧成还原气氛的改进,釉色才可能呈现“一泓春水”般的效果。
到了三国两晋时,青釉的发色已经达到了“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般的青绿色,当然此时的这种透明薄釉,还远没有达到玉色的临界。直到唐、五代, 才刚将它推至 “绿云”“薄冰”的相度,诗人陆龟蒙把此期的“秘色瓷”赞为“千峰翠色”,似稍有夺张之意。到了北宋晚期,经“石灰碱釉”的烧制,“汝”窑得以问世,才真正“雨过天青”。但要论青瓷袖色的表现极致,当推南宋官窑和龙泉窑的粉青及梅子青,由于乳浊厚釉的出现,终使中国青瓷登上古代文明的高峰。
意
“千峰翠色”乃天地之大美,然中国人并不满足于感官,偏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化三千年之修功,硬生生创造出一个“天人合一”的青瓷世界,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境界,一种人文精神。
“敬天尚青”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情结,自古以来,“上天入地”一直是中国人的理想之梦,因此才有了诸如天上嫦娥、地下行孙等美丽的神话小说,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没有“上帝”只有“天地”,是天地养育了人类,故人类必有报恩于天地之心。出于对天的崇拜,所以喜爱天的青色便成了信仰的必然,以致吃的是青菜,穿的是青布衣,用的是青瓷碗,连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一个“青”字。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青色是东方的主色,青色意味着生机、宽广、正直、高尚。所以青瓷的发明,不仅暗含中国人内在精神的需要,也吻合中华民族优雅、清静、含蓄、冲和的性格特征。中华文化是诗意文化,中国艺术是一门柔性艺术,如果说哪一门艺术更能体现这种柔性的人文精神,恐怕非中国青瓷文化莫属。
韵
何谓“韵”?“韵”为节奏的表情。“雅”和“逸”正是中国艺术的表情特征。由于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定格为君子,君子比玉“文质彬彬”,故其文化表现诸如诗歌、音乐、舞蹈、建筑、书法、绘画、陶瓷、雕刻等均向玉的品质靠拢,“贴清骨以静息,抚柔肌而凝神”绝对不事张扬,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