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青
2018/11/16 12:44:34

 
      中国人尚青,青是东方之色,东西南北中,青白赤黑黄,青主东方。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谈青色。
      中国人尚青的历史,自商州原始青瓷、魏晋越窑,直至宋元龙泉青瓷巅峰时期,其青由原始粗涩而逐渐走向丰厚圆润,然明中期以降,青瓷逐渐衰微,青色也日趋灰暗寡淡。新中国之后,青瓷得以恢复,青色复又浓郁明亮。纵观青瓷的历史,其盛衰与时代同步,因此,青是时代之色。
      从地域角度分析,青瓷之青,南北风格各不相同,如北方耀州青瓷,风格雄健,加之刻划粗犷,其青深沉浓艳。南方如龙泉青瓷,有粉青、梅子青佳品,其青温润丰厚。再如景德镇之湖田影青瓷器,清丽滋润,其青有处子粉黛之妙。居地域之中者,河南汝窑瓷器,其色如“雨过天青”,是中原帝皇崇尚之色。因此,中国人造青,因时、因地、因人而变,是多元统一之青。
      中国人对青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其青与人的思想境界共沉浮。青虽是视觉之色,实为国人心中之色。对于造青者或观赏者来说,完美之青,可以视作君子的象征,然而完美之青,只可接近,不可能真正达到,正如《论语》并不是直接定义君子,而是从言行上塑造君子一样,青之完美与完美之君子始终不可能有终极的形象,即使如汝窑之“雨过天青”,也只是青的一层境界,而非止境。
      自古以来,中国“依仁游艺”、仁乐统一,中国人的造物观与人生观几乎可以合为一谈。国人对器的赏鉴,也可以看作对人的赏鉴。如青瓷之鉴,以玉为最高境界。其原因不仅因为玉质之美,更因为玉之德与人之德相通,例如国人对无瑕之器的追求,与国人对圆满人生的追求是有必然联系的。中国社会自古尊君子,远小人。君子之道,几乎可以视为青瓷之道,青则可以视为君子之色。在色谱中,青处在冷暖之间,具有中庸的特点,也可视为中庸之色。《论语》所谓“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既是君子所有之中庸精神,也符合青色之道。对于国人来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青色具有这样的内涵,无疑使青瓷成为现实生活中,君子理想实现的又一载体。
 
      对于今天的造青者来说,传统青瓷以玉为最高境界的标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玉之德在今天仍奉为人之至道,但隐喻其道的青色,表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向。尤其是近百年来,世界陶瓷在价值观与审美观方面发生的变化,使青瓷创作发生了改变。其中,尤以泥性的释放最为显著。泥性的释放,直接使釉性产生了丰富的变化,使青瓷的形质发生了改变。如果说传统青瓷之美,类似于玉,那当代青瓷的特色则接近于水,瓷胎泥性的表现,使覆盖其上的青釉如水入溪涧……当代青瓷的这种美感,是传统青瓷不备的时代表现,古人玉之静与今人水之动,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视为对青色内涵的不同诠释。当然,青瓷之造,玉质也好,水感也罢,青之妙,不止于“玉、水”,其世界在造青者与观赏者之仁心与自然万物之间。
      龙泉徐朝兴大师,是当代造青之集大成者,其作青色多变,技艺精深,可谓继往开来,自成流派,其青,或可视为新时代的昌盛之色。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