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的秘密
2018/11/18 15:57:38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蕴藏着中华民族卓绝超凡的才智华彩,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神光异彩,成为世界文化中璀璨的明珠。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
中国古代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根源性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天下事物是由“道”中产生的,而“道”则是“本乎自然”,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中“观物取象”命题的扩大延伸。《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者的相合,就是自然因素(“天”)与人为因素(“人”)的相合。龙泉青瓷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 之青,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
青瓷温柔教厚,委婉含蓄,能变幻出许许多多不同感觉的釉色,既能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中和的儒教思想。釉色是青瓷艺术形式美的极重要因素,釉色之中饱含着窑匠们对大自然的独到的感悟。这融合着山水之色、大自然灵魂之色的青绿,一旦沾染附着于瓷器,立刻提升了青瓷的品味。①且看古人对龙泉青瓷釉色美得评价,“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亲自去过龙泉,你会惊奇地发现,青瓷的颜色与瓯江之水色相似,青碧如水。龙泉青瓷色本自然,有着大地之美。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龙泉青瓷在工艺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为历代龙泉青瓷之最,是我国瓷业史上的一项杰出成就。而这其中,无一不凝结着匠人们无穷的智慧和辛勤劳动。
青瓷发展到南宋时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特别是对青釉的色彩与质感更是挑剔,讲求如冰似玉的效果。达到这种效果有三个重点:一是釉的配制方法,二是施釉方法,三是烧成技术。南宋的龙泉窑在这几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薄胎厚釉的特色工艺,采用多次素烧多次施釉的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施厚釉的工艺难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审美境界。在此期间,大量釉层丰厚、滋润如玉的精美青瓷面世。其中粉青釉釉层柔和滋润,釉面略带乳浊,呈失透状,色青绿粉润,光泽柔和,犹如美玉雕琢而成,再配以优美的器型,深受人们喜爱;梅子青釉较之粉青釉更深沉华滋,釉色葱翠,釉层略带透明,色泽照人,器皿边缘和凸花部分多露胎骨白痕,其色调又堪与翡翠媲美。龙泉青瓷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所达到的成就,堪称中国青瓷釉色的巅峰。
从十三实际开始,龙泉窑就出现了两大类型的青瓷,一是弟窑类青瓷,另一是哥窑类青瓷。弟窑类与哥窑类青瓷的出现,是龙泉青瓷坯釉配方改变和烧成技术提高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弟窑类青瓷中最著名的釉色由两种,一是梅子青,一是粉青。两者均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犹如翡翠。此外还有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也都清爽淡雅、各具特色。另外,在粉青和梅子青的釉色之下,有时辅以篦点、划纹、云纹、蕉叶等刻划花纹饰,既显釉色之美,又显纹饰之妙,时代风格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
梅子青釉色十分诱人,其技术特点如下:
第一,烧成温度较高。梅子青釉的烧成温度,估计约为1250°C一1280°C之间,有时甚至会达到1300C以上,比其他青瓷釉要高得多。烧成温度的提高,使釉料中的未熔石英、粘土团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