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余闲话:“青”与书房
2018/11/18 16:43:49

 
      青
      我,一个终日徜徉于斑驳色彩中的书画实践者,对于各式颜色并不陌生,创作时对于颜色的选择和批判虽有自己的感觉在其中,但大多不可名状。《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里,贾母对于几种软烟罗颜色的描述极为贴切生动:
      “贾母笑道:‘你能够活了多大,见过几样没处放的东西,就说嘴来了。那个软烟罗只有四中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
      我曾反复地想过,文中所提及的“雨过天晴、秋香色、松绿色、银红色”都是怎样迷人的颜色,古时富贵人家用这般色泽的罗缎做成的帐子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古人总会用贴切的语言去描述他们眼睛所看到的颜色,与此同时又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他们对于色彩似乎没有西方人那般严苛的界定,却又高妙并诗意盎然。前三种想必是蓝绿色调的,后一种应是充满光泽的红调。其中“雨过天晴”大抵是我们常说的天青色,大雨过后,天空放晴,应是一种舒朗清新的淡蓝色。
      我对世间各式的颜色醉心、痴迷,每每提笔间也有着自己的执念。谈及“青”,这确是我最钟爱又最常用的色彩之一,花竹翎毛的勾勒点染中,青色调必不可少。在平日诸多的绘画实践中,从“观察、写生”到“付诸纸上”,物象颜色的处理全凭个人把握,宁可放慢笔速也不愿令作品的颜色差一分豪。这样的创作过程确是给力我许多奇妙的感官体验,但许是因为我的偏执,对于颜色,我喜作更加全面的探究。
      关于“青”,若只将它看做是一种颜色,未免太过偏颇。与其说它是一种颜色,不如说它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标识,是极具东方神韵的色彩,《说文》中云:“青,东方色也。”本意为蓝色。亦如《荀子.劝学》中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其中“青”应为深蓝色。而《释名.释采帛》云:“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那么这里的“青”指的是青草和未成熟作物所特有的嫩绿色。到了描述“青山绿水”时,“青”大抵又变成了碧绿色了罢。此时,若记起李太白的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那么“青”又便可代指黑色。
      于是,在中国古代先人的概念中,“青”有着多重身份,看似难以捉摸却暗藏玄机。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中所举“六法”第四——“ 随类赋彩”,宋人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中相应地也提到“彩绘有泽”作为“识画六要”第四,这虽是讲述绘画之法和对画作的评判之道,与古人对颜色的界定方式却又殊途同归了。他们对于颜色的区分及命名,似乎更在乎的是临场的感官体验,因此诸多传统颜色的命名,时而模糊时而又引人人胜,令人浮想连绵。
      关于“青”,还有“粉青、梅子青、艾青、翠青”等描述,便是接着要谈的青瓷了。
 
      书房
      古代人士擅于为自己营造类似园林一样的私密空间,将自己的情感付诸丹青妙笔,将生活点滴浸泡在温润的茶汤中,又时常随着香炉中的缕缕青烟梦……
      书房,是我独处的安静空间,或者说是个人心灵得以休憩的场域。置陈布局中,体味书籍、茶汤给予我的慰藉;又喜收藏,喜欢将从各地集来的玩意儿置于架上、几前。大抵物比人更长久,它们是时光的精灵。与其说收藏的是古物,不如说是收藏了一段时光,器以载道,更承载了一段你我未曾经历过的时光,它们才是光阴的见证者。
      书房中陈有一种着青色釉的窑器,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斑斓,这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